1、 以供给侧改革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基础IMINo.2320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http:/ 究 报 告 1 以供给侧改革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基础以供给侧改革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基础1 1 一、实体经济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坚实基础一、实体经济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坚实基础 基于中国实体经济坚实的基础,迄今为止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比较顺利的。2015年人民币顺利地加入 SDR货币篮子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成果的肯定。有学者提出,一国货币若想成为国际货币,该国在自身经济上要满足以下条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具有相对优势,具备稳定的经济实力和价格水平。并已拓展至贸易一体化、对外经济规模、市场份额等要素确定国
2、际货币地位。一国货币充当国际货币所发挥的各项职能,关键在于有强大的国力或较高一国货币充当国际货币所发挥的各项职能,关键在于有强大的国力或较高的经济增长以及强有力的出口作为后盾。的经济增长以及强有力的出口作为后盾。在国际贸易、资本流动中,选择什么货币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货币的交易成本,根本上则取决于交易各方对该货币购买力的信心,这种信心主要来自对货币发行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认可。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推动力和根本保证。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推动力和根本保证。在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之前,英国已经凭借工业革命和自由贸易成为了世界工厂,所生产的商品遍及世界市场,经济总
3、量及其增长都领先于其他工业国家,英国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使得英镑很快确立了国际货币地位。在欧元正式运行之前,欧盟的经济总量由1993 年的约 6.7 万亿美元增长到 2002 年的近 10 万亿美元,19952000 年间,欧盟国家的经济保持 3%的稳定增长,欧盟的整体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正因为有强大的实体经济作为支撑,2002 年正式进入流通的欧元名正言顺地成为紧随美元之后的主要国际货币。国际化货币还需要币值稳定。国际化货币还需要币值稳定。币值稳定的实质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保持适度平衡,也就是摆正货币供给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经济一直饱受货币币值不稳甚至
4、恶性通货膨胀的折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果断采取措施,着眼于实体经济的需求,通过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和畅通物流,保持生活必需品、重要物资的供求平衡,很快实现了人民币的币值稳定。1 本文节选自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2016货币国际化与宏观金融风险管理第八章以供给侧改革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基础,该部分课题负责人为戴稳胜、胡波、涂永红、李胜男、丁晓红。2 二、威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风险二、威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风险 过去中国经济注重需求管理,通过扩大投资、增加出口、拉动国内居民与政府消费来实现经济的较快发展。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经济增速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三期叠加
5、”的严峻挑战,存在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速下降以及经济风险上升问题,要依靠信贷政策刺激投资、依靠廉价政策刺激出口的经济模式难以为继。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构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是中国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一)传统经济模式带来的结构性障碍(一)传统经济模式带来的结构性障碍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漫长的衰退期,对外依赖度较高的中国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国内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凸显。尤其是在 G20 国家实施的反危机经济刺激计划下,中国经历了一轮粗放式经济扩张,导致了严重的负债经营和产能过剩,投资意愿下降,增长动力不足。1.1.创新能力薄弱创新能力薄
6、弱 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技术水平整体落后由于技术水平整体落后,缺乏核心技术缺乏核心技术,大多数中国企业只大多数中国企业只能从事能从事”三来一补三来一补”和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密集的产品生产和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密集的产品生产,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企业创新意识薄弱,研发投入较低。图 1 研发支出占 GDP 的比重变动情况 由于中国还有一半的农村人口,全民教育水平不高,高素质人才尤其是科由于中国还有一半的农村人口,全民教育水平不高,高素质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缺乏是制约中国创新能力的关键。技人才缺乏是制约中国创新能力的关键。2000 年中国每百万人口中 R&D 研究人 3 员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