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I 网络光交换机技术报告编号 ODCC-2024-05006AIAI 网络光交换机网络光交换机技术报告技术报告2024.09 发布开放数据中心标准推进委员会AI 网络光交换机技术报告版权声明版权声明ODCC(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发布的各项成果,受著作权法保护,编制单位共同享有著作权。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 ODCC 成果中的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 ODCC”。对于未经著作权人书面同意而实施的剽窃、复制、修改、销售、改编、汇编和翻译出版等侵权行为,ODCC 及有关单位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感谢各单位的配合与支持。AI 网络光交换机技术报告编写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毛
2、明旺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组长:工作组长:郭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贡献专家:贡献专家:孙光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常志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徐景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温小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AI 网络光交换机技术报告目录目录一、研究目的及范围.1(一)研究目的与意义.1(二)研究范围与方法.1二、光电混合网络的发展.2(一)光电混合网络.2(二)光电混合网络的发展历程.21.早期研究阶段(2000s).22.技术突破阶段(2010s).33.商用化和应用阶段(2020s-至今).4(三)光电混合网络的应用场景.5三、光交换机关键技术分析.7(一)光交换(OCS)技术简介.71.3D MEMS 光交换.8
3、2.数字液晶技术 DLC 光交换.103.直接光束偏转 DLBS 光交换.114.光交换技术比较.12(二)故障恢复与能耗.13(三)控制平面.13四、光交换机在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应用.14(一)数据中心网络架构.141.物理服务器阶段.15AI 网络光交换机技术报告2.虚拟机阶段.153.容器阶段.154.Clos 架构演进.17(二)光电混合网络架构.18(三)光交换机性能评估.211.设备性能.212.故障诊断.223.网络管理.234.控制管理.23五、AI 网络光交换机应用展望.25(一)技术趋势与发展方向.25(二)测试数据分析.28(三)潜在的研究领域与创新点.32(四)面临的挑战
4、.34六、结论与建议.34(一)研究成果总结.351.光电混合网络的发展历程.352.光交换机关键技术分析.353.光交换机在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应用.364.光交换机性能评估.36(二)政策与标准建议.361.制定行业标准.36AI 网络光交换机技术报告2.建立测试与认证体系.373.推广应用示范项目.37(三)未来研究方向建议.371.高集成度光交换技术.372.低成本光交换方案.373.优化控制平面设计.384.提升故障恢复能力.385.光电混合网络架构优化.386.大规模应用案例研究.387.智能化网络管理.38AI 网络光交换机技术报告前言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数
5、据中心已成为支撑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网络(DCN)承载着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计算任务,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在这样的背景下,数据中心网络的设计和优化变得至关重要。其中,光互联技术因其高速率、低延迟的特点,被视为提升数据中心网络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数据中心网络主要依赖电交换技术,但随着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电交换技术在带宽、延迟和能耗等方面逐渐暴露出瓶颈。光交换技术以其高带宽、低延迟和低能耗的优势,光电混合交换成为解决这些瓶颈的潜在方案。光交换技术不仅能够满足当前数据中心的需求,还能为未来的扩展和升级提供坚实的基础。AI 网络光交换机技术报告1AIAI 网络光交换机技
6、术白皮书网络光交换机技术白皮书一、一、研究目研究目的的及范围及范围(一一)研究目研究目的与的与意义意义本白皮书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光交换技术在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应用前景和挑战。通过对光交换机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的详细介绍,以及与其他交换技术的比较,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光交换机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研究光交换机技术在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数据中心的整体性能,还能为未来的数据中心设计提供指导。通过对光交换机的关键技术分析、性能评估和实际部署案例的研究,阐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问题,为数据中心网络的优化提供参考。此外,光交换机技术的研究还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高效的数据中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