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 年)算网融合产业运营管理体系研究报告版权声明本白皮书版权属于算网融合产业及标准推进委员会,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算网融合产业及标准推进委员会”。违反上述声明者,编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参与编写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国际有限公司(按单位名称拼音排序,排名不分先后)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富瑞数据系统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中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撰稿人1、编委会:邱竹泉 张云畅 贾潞汀(以下按单位名称拼音排序
2、,排名不分先后)朱凯强 喻湘龙 孙胜柏 崔文昌 杨鑫 陈峰 徐兵 喻刚2、编写组(按姓名拼音排序,排名不分先后):陈然镇 楚金海 范旭光 付志华 郭亮 郭旭磊 李金石 李伟泽 孟丹 潘晓东 逄博超万晓兰 王欢 王亚军 王楹 闫羽健 王占鳌 杨俊 章中泽 赵国庆前言“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逐步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东数西算”算力工程的全面启动,算力作为新技术的核心生产力,已逐步形成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算力经济已成为重大趋势。与此同时,算力时代背景下差异化业务承载、算力数据和应用安全保障等挑战进一步凸显,面向算力业务需求
3、的多维感知、基于云网边端一体化调度、提供确定性承载能力、保障业务承载的安全性等成为业界关注焦点。本报告以“关于算网资源和服务的运营管理研究”为切入点,聚焦算力并网、可信、应用、调度、运维、计量、计费及分配的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技术和方法论,做到全社会算网资源合理化、公平化、绿色低碳的高效利用,服务数字中国高质量发展。目录1、算力网络的演进趋势.11.1 算力网络内涵.11.2 算力网络趋势.21.3AI 大模型发展新需求.31.4 算网融合面临新挑战.42、算网融合运营的全生命周期.52.1 体系架构.52.2 关键技术.72.2.1 算网资源感知及纳管.72.2.2 算网资源的调度模式.112
4、.2.3 算网业务感知与诊断.152.2.4 算网监控与智能运维.212.2.5 算网资源的度量模式.322.2.6 算网资源的计费模式.483、算网融合运营的体系建设.503.1 算网融合运营的人员体系.503.2 算网融合运营的流程体系.523.2.1 服务目录管理.523.2.2 服务级别管理.523.2.3 服务请求管理.523.2.4 服务报告管理.523.2.5 自服务管理.533.2.6 用户管理.533.2.7 计费管理.533.2.8 售后管理.543.3 算网融合运营的工具体系.543.3.1 算网融合运营平台业务规范.543.3.2 算网融合运营平台技术规范.543.3.
5、3 算网融合平台使用管理办法.553.3.4 算网融合平台维护管理办法.553.3.5 算网融合平台安全管理办法.553.3.6 算网融合平台客户服务规范.563.4 算网融合运营的资源体系.563.4.1 纯算力资源.563.4.2 算力基础设施.573.4.3 算力应用生态.573.5 算网融合运营的评价体系.583.5.1 评价对象.583.5.2 评价内容.584、算网融合运营体系价值及展望.59图 目 录图 1 算网融合参考架构.7图 2 算力平台纳管参考架构.11图 3 算网监控及智能运维技术总体设计.22图 4 运营支撑系统总体架构.23图 5 统一度量衡.25图 6 基于云原生
6、技术的监控体系架构图.27图 7MLOPS 功能流图.28图 8 运维告警智能化生命周期.31图 9 运维告警智能化生命周期.32图 10 算力 IaaS 层度量体系.34图 11 算力 IaaS 综合评价.40图 12 算力规格类和实例.40图 13 算力综合评估.48图 14 算力权重评估.48表 目 录表 1 两种算力平台纳管方式对比.8表 2 算力度量体系.32表 3 主流计算芯片涉及的计算类型.35表 4 PaaS 层性能指标度量.41表 5 SaaS 层性能指标度量.42表 6 算力中心能耗级别.44表 7 算力中心安全等级级别.45表 8 算力中心容灾备份级别.45表 9 算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