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回顧全球綠色金融分類發展和整合產業轉型藍圖技術報告 張進邦姚俊業曾詠B感謝各方在本次發布的準備過程中提供及時和有益的建議、支援和協助。特別鳴謝以下人士和組織提供意見和審閱本研究的草稿。審稿者名單(排名不分先後):戴潔瑩博士 BlueOnion許淑嫺女士香港科技大學 吳芷茵博士思匯政策研究所莫永豐先生香港科技大學紀必信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呂志偉先生中華電力有限公司鄺超靈先生環境社會企業管治及基準學會 鳴謝免責聲明本報告所引用的指引、政策和意見不一定反映任何審稿者的觀點或立場。本報告為英文版本譯本,如中、英文兩個版本有任何抵觸或不相符之處,應以英文版本為準。C1.簡介12.香港綠色金融的 超級聯繫人
2、2.1 香港在連接綠色金融市場中的角色 2.2 銜接 共同分類目錄53.在香港發展基於 共同分類目錄的綠色金融分類74.納入特定產業轉型藍圖以確保互用性4.1 案例:歐盟如何設定其技術門檻?4.2 案例:中國高碳產業轉型標準的發展4.3 思匯政策研究所的研究4.4 建議95.總結17附錄一歐盟、亞太地區、多個跨政府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發展綠色金融分類與轉型金融的時間線18附錄二比較歐盟綠色金融分類和中國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兩者的目標20附錄三推薦的延伸閱讀21尾註22目錄1本報告提供有關可持續綠色金融分類發展及其對香港影響的背景資料,旨在協助持份者提早預備,以便其參與香港金融管理局
3、未來參照共同分類目錄制定本地可持續金融分類框架的公眾諮 詢1。全球市場對綠色金融產品標籤的質素和透明度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各國加強對減緩氣候變化的決心,投資者和發行人越來越關注是否需要一些明確和一致的指標,以幫助確定其經濟活動是否有助於氣候行動。為了令市場參與者有更清晰的概念,全球金融市場監管機構正在採用可持續金融分類,以幫助對投資、資產或活動是否可被視為對減緩氣候變化或其他環境目標做出重大貢獻而進行分類。2 綠色金融分類是一種分類系統,用於識別國家的活動或投資能否實現其環境目標。更具體而言,綠色或可持續金融分類標準旨在通過標準化構成 綠色 所得款項用途的準則,為市場提供明確的指示,以避免 漂
4、綠。自2008年綠色債券市場建立以來,全球對綠色債券標籤標準化的呼聲越來越高3。起初,國際資本市場協會提供了一套 綠色債券原則 作為發行綠色債券時使用的市場標準,並建下了相關基礎。這些綠色債券原則主要側重於所得款項用途、評估和選擇項目的流程、收益管理和報告4。儘管上述資料對發行文件的準備工作至關重要,但綠色債券原則本身並未提供一套技術級準則,以用於確定資產是否為綠色。相反,綠色債券原則只提供了普遍綠色科技和綠色活動的分類5。報告目標簡介1 2對此,氣候債券倡議組織6等組織以及歐盟7和中華人民共和國8等政府制定了自己的特定活動技術準則9,可用於區分資產的排放概況是否符合其各自對氣候變化和/或其他
5、環境目標的定義。由於要金融市場為幫助氣候行動而調動資金的話,清晰和統一的標籤顯然越來越重要,近年來越來越多國家開始採用類似的方法(請參考附錄二以了解國際綠色金融分類發展關鍵里程碑的時間線)。二零二零年,世界銀行推出了綠色金融分類發展和相關架構的技術指引。與此同時,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在同一年度發表報告,比較一些綠色金融分類的目標、方法和門檻10。去年氣候債券倡議組織發表了一份報告,加強著墨於綠色金融分類發展的最新趨勢,並比較歐盟和中國在設計其綠色金融分類的方法11。(詳情參考附件一的歐盟分類目錄與中國 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的目標比較)。綠色金融分類的發展至關重要,因其闡明了 綠色
6、活動 的資格,並加強此類活動在市場的可比性12。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司法管轄區對減緩氣候變化有實質貢獻的事物制定各自定義,綠色金融分類於全球市場大幅增加可能會使其互用性更為複雜。根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報告全球綠色分類標準制定、統一及實施進展研究報告,一般而言,綠色金融分類可能會用到不同的設計特 徵13。當不同市場採用各自綠色金融分類,其差異可能會使其互用性更複雜。例如常見綠色金融分類當中最明顯的差異,就是有的用 白名單方法,有的則用技術篩選標準方法,來判斷一項投資或經濟活動是否可被視為有助於減緩氣候變化。1 簡介3此方法側重於預先確認每個產業或子產業下的適用項目或經濟活動。相關科技或產物會被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