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展报告系列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展报告系列 数字社会的风险挑战与治理应对数字社会的风险挑战与治理应对 CAAI 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主编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主编 二二二二三三年年九九月月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编委会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编委会 主 任:戴琼海 执行主任:王国胤 副 主 任:陈 杰 何 友 刘成林 刘 宏 孙富春 王恩东 王文博 赵春江 周志华 委 员:班晓娟 曹 鹏 陈 纯 陈松灿 邓伟文 董振江 杜军平 付宜利 古天龙 桂卫华 何 清 胡国平 黄河燕 季向阳 贾英民 焦李成 李 斌 刘 民 刘庆峰 刘增良 鲁华祥 马华东 苗夺谦 潘 纲 朴松昊 钱 锋 乔俊飞
2、孙长银 孙茂松 陶建华 王卫宁 王熙照 王 轩 王蕴红 吾守尔斯拉木 吴晓蓓 杨放春 于 剑 岳 东 张小川 张学工 张 毅 章 毅 周国栋 周鸿祎 周建设 周 杰 祝烈煌 庄越挺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展报告系列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数字社会的风险挑数字社会的风险挑战与治理应对战与治理应对编委组编委组 主 编:孟小峰 齐佳音 统 稿:邓建高 余 艳 编写人员(按姓氏拼音排序):邓建高 傅湘玲 何潍涛 胡 俏 黄匡时 李瑾颉 李三希 刘和盛 刘可欣 刘鲁宁 孟小峰 彭松涛 齐佳音 石 慧 宋保振 宋美琦 王雪莹 吴 超 吴联仁 夏园强 宣 琦 余 艳 张明圣 朱宏淼 中国人
3、工智能学会发展报告系列 1 目目 录录 序言.1 第 1 章 社会数字化与数字社会.2 1.1 数字社会的发展演变与未来趋势.2 1.2 数字社会的基本结构.5 1.2.1 数字社会的虚实二元结构.5 1.2.2 数字社会的系统结构.6 1.3 数字社会的行动逻辑.7 1.3.1 行动者的二元属性.7 1.3.2 社会行动的数字化结构.8 1.3.3 社会行动的数字化.9 1.4 数字社会的主要风险.9 1.5 小结.10 第 2 章 数字社会世界观与数字社会风险治理的主、客体界定.12 2.1 数字社会世界观.12 2.1.1 数字社会的网络资源观.13 2.1.2 数字社会的数据要素观.1
4、3 2.1.3 数字社会的算法规则观.13 2.1.4 数字社会的软件设施观.14 2.1.5 数字社会的开放开源观.14 2.2 数字社会风险治理主体.14 2.2.1 数字社会风险治理的“核心”主体政府组织.15 2.2.2 数字社会风险治理的“技术”主体网络运营者.16 2.2.3 数字社会风险治理的“专业”主体社会组织.16 2.2.4 数字社会风险治理的“不可或缺”主体公民.17 2.3 数字社会风险治理客体.18 2.4 小结.19 第 3 章 数字社会的风险挑战.20 3.1 失真数字内容传播风险与耦合网络沟通机制.20 3.1.1 失真数字内容.22 3.1.2 失真数字内容传
5、播动力学模型.24 3.1.3 多渠道融合治理.25 3.1.4 小结.27 3.2 数字货币发行中的风险、机遇和挑战.29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展报告系列 2 3.2.1 数字货币的主要风险.29 3.2.2 中国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机遇.31 3.2.3 中国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挑战.35 3.2.4 小结.38 3.3 数字社会算法裁决过度风险与公平计算.39 3.3.1 数字社会算法风险.40 3.3.2 算法公平与公平计算.43 3.3.3 算法治理.45 3.3.4 小结.47 3.4 数字社会基础设施风险与新兴安全技术发展.47 3.4.1 虚实空间融合导致攻击的跨界威胁.48 3.4
6、.2 海量异构终端互联带来的安全短板.51 3.4.3 数据安全问题引发的 AI 信任危机.53 3.4.4 应用场景多元化伴随着风险多元化.56 3.4.5 小结.59 3.5 数字平台生态失控风险与新型反垄断制度设计.59 3.5.1 数字平台生态失控风险.60 3.5.2 新型反垄断制度设计.67 3.5.3 小结.71 3.6 数字社会数据隐私保护与隐私技术发展.71 3.6.1 分布式隐私计算与建模.72 3.6.2 基于现代产权理论的数据确权.76 3.6.3 数据定价和公平性.77 3.6.4 小结.78 第 4 章 数字社会风险的智能治理.80 4.1 数字时代的技术差异赋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