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目录目录前言前言.4一、一、2022 年广东制造业年广东制造业 500 强企业基本情况强企业基本情况.6(一)总体情况.61.企业经营规模.62.企业经济效益.93.企业经营能力.104.企业创新能力.14(二)地域分布.151.各城市分布情况.152.各区域分布情况.21(三)行业分布.241.按 31 个行业类别分析.242.按 6 大产业类别分析.29(四)按所有制类型划分.311.制造业 500 强中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情况分析.312.制造业 100 强中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情况分析.32二、二、2022 年广东制造业年广东制造业 500 强整体特征剖析强整体特征剖析.34(一)企业规
2、模及其分布特征.341.总体规模与平均规模持续上升.342.企业规模呈现二八分布结构.343.企业规模增速不均衡.35ii(二)经济效益及其分布特征.351.总体经济效益有较大增长.362.经济效益分布存在显著差异.36(三)企业经营能力.361.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362.竞争力地位持续提升.363.质量管理水平有待改善.37(四)企业创新能力.371.企业研发投入有所增加.372.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较低.373.专利授权数量和专利质量明显提升.37(五)地域分布特征.381.城市间制造业企业收入规模差异巨大.382.区域间制造业发展结构失衡进一步加剧.39(六)行业分布特征.391.入
3、围企业在各行业分布比较广泛.392.不同行业企业规模差异显著.40(七)所有制类型分布特征.401.民营企业依然拥有数量优势.402.国有企业占比有所降低.41三、广东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三、广东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42(一)发展机遇.42iii(二)发展挑战.43四、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策与建议四、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策与建议.45(一)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打造世界级制造业集群.45(二)聚焦产业升级关键领域,创建“智造”转型“广东样本”.46(三)加快转变传统发展方式,引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47(四)坚持“项目为王、企业为本”,夯实产业发展根基.49(五)持续优化发
4、展“软环境”,做好产业服务保障.50(六)全力打造“广东制造”品牌,推进建设质量强省.51(七)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52附录附录.554前言前言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曾强调“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在引领
5、我国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智造强国的过程中,责无旁贷、责任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将制造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旗帜鲜明地提出“制造业立省”,高规格召开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并在 2021 年 7 月底印发了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广东制造业发展理清了思路,在发展规模、创新能力、质量效率、融合发展、绿色制造、开放合作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省建设”的工作部署,准确把握新阶段、新理念和新格局,推动广东省制造业大企业壮大规模、增强实力,在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的
6、指导下,2022 年我们继续开展“广东省制造业 500 强”企业排序分析研究。通过各地市工信局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商(协)会协助推荐及企业申报、上市公司公开数据采集5调查及核实等方式获取最新年度数据,并由广东省制造业协会秘书处组织专家对部分申报单位的申报材料进行实地考察。榜单参照世界 500强及中国制造业 500 强企业排序通行方法,以企业年度营业收入为主要依据,坚持“科学、权威、专业、公正”的排序原则,对制造业 500强企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度梳理,并最终由专家审核委员会审定发布。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实地考察省内制造业企业发展时强调,要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