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9月广东省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运输与封存规划研究报告(决策者摘要)征求意见稿广东南方碳捕集与封存产业中心广东工业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协同创新研究院中国能建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010203040506摘要1广东省CCUS发展现状31.1 项目背景31.2 广东省CCUS示范项目主要进展31.2.1广东碳捕集测试平台31.2.2中国海油恩平15-1油田群二氧化碳回注示范工程41.2.3深圳妈湾电厂50万吨级CCUS全链条大型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51.3 广东省CCUS支持政策5广东省重点排控企业碳捕集技术应用潜力与经济可行性92.1 广东省主要排放源CCUS改造可行性分析9广东省二氧化碳利用途
2、径初探113.1 碳利用技术进展113.2 广东省二氧化碳利用市场现状123.3 广东省二氧化碳利用途径初探12广东省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164.2 珠江口盆地CO2封存适宜性和潜力164.2 北部湾盆地CO2封存适宜性和潜力184.3 雷州半岛玄武岩矿化封存CO2潜力19广东省CCUS集群规划205.1 源汇匹配基本概念205.2 广东省CCUS源汇匹配与产业集群规划205.3 广东省CCUS集群减排经济性分析225.3.1碳捕集成本225.3.2CCUS成本学习曲线235.3.3广东省典型排放源开展碳捕集项目经济性分析24广东省发展CCUS政策建议296.1 广东省CCUS发展基本原则建议
3、296.2中短期发展目标296.3 广东省CCUS发展建议与策略30摘要CCUS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托底技术,能够为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提供近零排放技术方案。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交流合作处的指导下,广东南方碳捕集与封存产业中心、广东工业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协同创新研究院、中国能建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合作开展广东省CCUS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工作。广东省CCUS发展起步较早,早在2005年前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就已着手开展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相关研究,2013年设立了中英(广东)CCUS中心,成为中国首个CCUS产学研平台,2019年建成广东碳捕集测试平台,是亚洲首个多
4、技术开放国际碳捕集技术测试平台。在双碳目标宣布后,广东省内企业高度关注CCUS技术,广东省能源集团、华润集团、深圳能源、腾讯集团、招商局工业集团、中集集团等大型企业正积极组建项目团队,开展技术攻关,规划布局CCUS项目。本课题对广东省内电力、钢铁、水泥、石化行业重点排放企业开展碳捕集改造初步可行性分析,认为47%电力企业、32%钢铁企业、91%水泥企业和50%石化企业的CCUS改造潜力较大。针对广东省二氧化碳市场的研究表明,广东全省市场对于液体二氧化碳和干冰的总需求量在70-200万吨CO2/年。二氧化碳强化采油、制甲醇、制汽油和钢渣矿化等碳利用技术未来在广东省应用的减排潜力较大。依据省内主要
5、排放源与封存场地空间分布关系,融合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提出规划建设4个CCUS工业集群,分别是广佛肇-深莞惠集群、珠江口西岸(珠中江)集群、粤东(汕揭潮)集群和粤西(湛茂阳)集群。广佛肇-深莞惠集群是排放最大的CCUS集群,每年碳排放超过1.2亿吨;其次是粤西集群,碳排放约7000万吨/年;粤东集群与珠江口西岸集群的规模相当,碳排规模分别在5000万吨/年、4000万吨/年。针对4个CCUS集群,假设每家可开展CCUS项目的大型排放源以实际排放量的50%为设计捕集容量,广佛肇-深莞惠集群、珠江口西岸集群、粤东集群和粤西集群的CCUS年减排量将分别为5333万吨CO2/年、2616万吨CO2/年
6、、3596万吨CO2/年和4980万吨CO2/年,碳捕集加离岸封存全流程平均减排成本分别为:381元/吨CO2、410元/吨CO2、451元/吨CO2和396元/吨CO2。相较于各个集群内部各企业分别开展全流程项目的平均成本,集群化可以使各集群的成本分别降低31%、26%、23%、25%。当前广东省燃煤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和石化厂每吨CO2的捕集成本分别为276-394元,、299-422元、342-489元、212-242元。石化行业的综合碳捕集成本最低,其次是电力、钢铁和水泥行业。如果具备利用二氧化碳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条件,当碳价或政策补贴水平为100元/吨CO2时,石化企业可以率先开展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