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omboPON 技术白皮书第 1页ComboPON 技术白皮书技术白皮书ComboPON 技术白皮书第 2页目录目录1 Combo PON 起源起源.41.1Combo 理念来源.41.2Combo PON 满足 GPON 向 10G-GPON 演进需求.42 Combo PON 技术价值技术价值.52.1光纤宽带朝多业务接入发展.52.210G-GPON 平滑演进.72.3低成本提速建设.82.4Combo PON 与外置 WDM1r 比较.83 Combo PON 关键技术分析关键技术分析.103.1Combo PON 基本原理.103.2三合一光模块.113.3二合一的 MAC 兼容设
2、计.133.4波分与时分 Combo PON 的比较.144 Combo PON 全球应用情况全球应用情况.155 Combo PON 未来演进及展望未来演进及展望.16ComboPON 技术白皮书第 3页图目录图目录图 2-1 GPON 和 10G-GPON 上下行波长分布图.7图 2-2 外置合波器方案和 Combo PON 方案示意图.9图 3-1 Combo PON 技术原理示意图.10图 3-2 MPM 架构参考图.11图 3-3 Combo PON 光模块原理示意图.12图 3-4 标准 Combo(波分,独立双通道)技术原理示意图.13图 3-5 标准 Combo(时分,共享通道
3、)技术原理示意图.14表目录表目录表 3-1 MPM 定义的光模块类型表.12表 3-2 波分 Combo PON 与时分 Combo PON 的比较表.14ComboPON 技术白皮书第 4页1ComboPON 起源起源1.1Combo 理念来源理念来源光纤作为最优异的传输媒介,叠加 P2MP 架构,是 PON 技术过去十年取得巨大市场成功的基础。目前 EPON 和 GPON 技术已经大规模商用,可提供上下行分别为 1G 级别的接入带宽。随着 4K/8K、AR/VR 为代表的大流量视频业务的迅猛发展,用户带宽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光接入网也随即进入 10G-PON 规模建设期。然而,网络的平滑
4、演进面临原有 ODN 网络复用和老旧 ONU 前向兼容需求,对 PON 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GPON向10G-GPON的共存演进上引入了Combo PON技术。历史上Combo的理念由来已久,在综合业务接入网 MSAN 上已经有应用,在同一块 Combo 线卡上实现 POTS 业务和 DS 业务的结合,以便节约走线和方便工程部署。同时 Combo 的理念在 EPON 向 10G-EPON 的演进过程中也被充分考虑,如 IEEE 在 2009 年发布的 10GE-PON标准中充分考虑 EPON 的前向兼容以及 ODN 复用的需求,通过一个 10G-EPON 口同时兼容 EPON 终端和
5、 10G-EPON 终端的接入,实现终端用户 ONU 的按需平滑升级,有效保护运营商的前期投资。1.2ComboPON 满足满足 GPON 向向 10G-GPON 的的演进需求演进需求GPON 特有的性能优势使其在业界获得广泛关注,包括更高的带宽利用率、支持更多用户接入和多业务传输、以及提供电信级的网络监测和业务管理。因此,随着产业链的不断成熟,GPON 逐渐成为主流光接入技术,并在国内实现规模部署。同时为了适应终端用户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ITU-T 发布 10G-GPON 标准。ComboPON 技术白皮书第 5页ITU-T 在 110G-GPON 标准的制定中同样考虑了 GPON 的前向兼
6、容问题,但由于前期缺乏对产品应用设计的考虑,导致 GPON 与 10G-GPON 两张网络的相关产业链独立发展。无论是使用 XG-PON 线卡还是 XGS-PON 线卡,GPON ONU 与 10G-GPON ONU 都无法在同一 ODN 网络下兼容共存。在更换局端线卡的同时,其接入的终端 ONU 需全部同步完成更换与升级,无法满足终端用户的按需升级,并加大了运营商初期投资压力。在 GPON 向 10G GPON 的网络共存演进初期,部分运营商采用外置 WDM1r 合波器的方案来实现带宽的平滑演进,但该方案存在机房空间需求大,合波导致光功率损耗增加以及设备走线复杂等不足。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