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研 究究 报报 告告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果系列 北京食品安全政策与战略研究基地 Beijing Food Safety Policy&Strategy Research Base(FSP)编号:FSP-RR-003 2020.1.5 高校学生食品安全态度高校学生食品安全态度 与消费行为分析与消费行为分析 尚宇澄 白军飞 北京食品安全政策与战略研究基地 研究报告 高校学生食品安全态度与消费行为分析高校学生食品安全态度与消费行为分析 尚宇澄 白军飞 1 背景背景 自震惊中外的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乳
2、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 等政策法律相继出台。习近平总书记也对于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四项要求。在此期间,各级学校在校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尤其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2019 年 5 月 20 日,首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食品安全工作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提出,将用5 年左右开展 10 项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便是其中的重要一项,其具体内容包括: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
3、负责制;全面推行“明厨亮灶”,实行大宗食品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建立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对学校食堂、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校园周边餐饮门店及食品销售单位实行全覆盖监督检查等。除此之外,近年来不少省份均出台相应方案严整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以北京市为例,每年九月全市各区均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专项检查,甚至开展“不打招呼”的突击检查,范围覆盖全市各级各类高校、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和为中小学供餐的集体用餐配送企业,以及校园周边 200 米范围内的食品、餐饮经营单位;各级学校还会在北京市北京食品安全政策与战略研究基地 研究报告 教育委员会等部门的号召下围绕“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等主题全面开展
4、食品安全科普宣教活动。但是这些努力是否得到了广大在校学生的认可呢?这些努力又是否对他们的消费行为造成影响呢?为了回答该问题,北京食品安全政策与战略研究基地(中国农业大学)于 2017 年 10 月对各省市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进行了线上调查,共获 637 份有效问卷,调查方法和消费者特征描述详见附件。该调查主要以奶制品为例试图探索高校学生食品安全态度以及态度和奶制品消费间的关系。了解高校学生食品安全态度与消费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他们是未来食品消费与食安信心建立的主力军,其相关认知可用来验证监管努力的有效性;二是已有研究大多围绕普通消费者展开,而针对高知群体的很少;三是该群体代表了
5、未来的需求,可使研究更具前瞻性;四是高知群体对于他人的认知与消费会产生巨大影响。本报告将对此次调查的主要结论进行分析汇报,报告主要分为背景、主要结论、启示与建议三部分。2 主主要结论要结论 2.1 2.1 多数高校学生认为多数高校学生认为我国食安我国食安形势趋好,但对现状仍不够形势趋好,但对现状仍不够乐观乐观 调查结果显示,58.56%的高校学生认为我国食品安全形势趋好(图 1),但仍有 74.41%的高校学生对当前食品安全总体形势不够乐观(图 2)。同时,虽然奶制品受食品安全问题困扰最严重,但高校学生对我国奶制品安全形势乐观程度高于食品(图 3),对奶制品安全形势持乐观态度的高校学生占比较食
6、品高 12.88%。并且以上结论对于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地区的高校学生均适用。北京食品安全政策与战略研究基地 研究报告 图 1 高校学生对我国食安形势变化趋势的判断 图 2 高校学生对我国当前食安形势的乐观程度 图 3 高校学生对我国奶制品和食品安全形势的乐观程度对比 2.2 2.2 食安政策认知程度高食安政策认知程度高的高校学生的高校学生对对我国我国食安形势更为乐观食安形势更为乐观 高校学生虽然为高学历群体,但其对食品安全政策的认知程度与其文化水平不对等。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高校学生的食品安全政策认知程度较低,具体表现为 61.38%的高校学生不了解我国有食品安全法,63.27%的高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