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汽车电动智能化发展,引领电子行业新机遇汽车电动智能化发展,引领电子行业新机遇 电子行业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20222022 年年 1 1 月月 1 19 9 日日 评级:评级:增持增持( 维持维持 )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2022 年年度策略报告把握信息&能源技术变革,引领新十年机遇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 此前,我们发布 2022 年年度策略报告把握信息&能源技术变革,引领新十年机遇,强调当前时点信息与能源两大技术变革已处于信息与能源两大技术变革已处于增长增长拐点,电子行业迎来新十年黄金发展
2、期拐点,电子行业迎来新十年黄金发展期。其中受信息技术变革驱动,汽车有望成为新的人机交互平台,且渗透率提升带来创新迭出。一方面,汽车电动化先行,全球电动车渗透率超过 10%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三电系统”带来大量电子零部件需求;另一方面,汽车智能化跟随,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百花齐放。未来十年,汽车电动智能化将成为电子行业的未来十年,汽车电动智能化将成为电子行业的“主赛道”和“主赛道”和“关键词”,“关键词”,产业产业链加速布局链加速布局带来带来催化剂不断, 需求持续渗透催化剂不断, 需求持续渗透提供成长动力,提供成长动力, 相应的相应的投资机遇层出不穷投资机遇层出不穷。 为此,我
3、们将策略报告中的汽车电动智能化内容重新梳理,以飨读者。 渗透率视角下,汽车电动化加速发展,智能化迎来风口。渗透率视角下,汽车电动化加速发展,智能化迎来风口。参考智能手机的发展历史,终端设备的渗透率在 10%50%时,行业进入高速发展的“甜蜜期”。2021-2022 年中国和全球的电动车渗透率将先后超过 10%,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在本土整车品牌崛起,以及汽车电动化下传统供应链体系将被打破重塑的背景下, 国内上游电子零部件厂商迎来高成长机遇。 此外,2022 年是 L2 向 L3 跨越的窗口期,多款可支持 L3 及以上自动驾驶级别的车型将量产落地,带动整个智能汽车产业链兴起,智能驾驶感知层和智能
4、座舱率先爆发。 下游下游终局未定,终局未定,但在“硬件预埋”趋势下,但在“硬件预埋”趋势下,上游零部件具备上游零部件具备高弹性与高弹性与确定性。确定性。汽车电动智能化浪潮来袭,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终端厂商同时存在竞争格局的不确定性与技术路径的不确定性,但在终端厂商 “硬件预埋”的趋势下,上游零部件拥有更高的业绩确定性和弹性。 因此, 我们自下而上从新兴的终端需求出发, 挖掘核心增量部件带来的确定性投资机遇。 2022 年年牢牢把握“含车量”和“国产替代”两条主线牢牢把握“含车量”和“国产替代”两条主线,建议关注:,建议关注: 电动化:电动化: 1)IGBT&SiC:时代电气(车 IGBT 龙
5、头)、宏微科技(光伏、车爆发)、斯达半导(综合能力强)、士兰微(产能是王道)、三安光电(SiC 一体化布局)、天岳先进(SiC衬底)、凤凰光学(SiC 外延)。 2)连接器:电连技术(国内最具竞争力),瑞可达(产品布局全)等 3) PCB: 世运电路 (车载 PCB 占比最高) , 景旺电子 (动力锂电龙头国内 FPC 供应商) ,东山精密(特斯拉 FPC 供应商),沪电股份(特斯拉一级供应商),胜宏科技(供货特斯拉和德赛西威) 4)被动元件:法拉电子(国内薄膜电容龙头),江海股份(国内薄膜电容龙二);三环集团(国内 MLCC 龙头),顺络电子(车载电感快速放量) 5)电池:欣旺达(动力电池规
6、模化增长,布局储能电池) 智能驾驶:智能驾驶: 1)摄像头:韦尔股份(车载摄像头芯片国内龙头)、舜宇光学(车载镜头&模组全球龙头)、联创电子(车载镜头&模组潜力公司); 2)激光雷达:永新光学(核心元器件),炬光科技(元器件+发射模组),腾景科技(元器件),蓝特光学(元器件),福晶科技(元器件),万集科技(整机稀缺标的),长光华芯(拟上市,布局发射端芯片)等 3)MCU:兆易创新(车规进展大陆领先),芯海科技(从智能座舱域切入),中颖电子(从车身域切入)等 智能座舱:智能座舱:长信科技(触控&显示模组),隆利科技(背光显示模组),伟时电子(背光显示模组),莱宝高科(触摸屏),水晶光电(H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