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深度报告 2022 年 01 月 15 日 推荐推荐(首次)(首次) 铝塑膜行业铝塑膜行业深度深度报告报告 周期/金属及材料 预计预计 2021-2025 年年铝塑膜铝塑膜行业需求复合增速行业需求复合增速 26%,国内企业取得工艺突破,国,国内企业取得工艺突破,国产替代迎发展产替代迎发展良机。良机。 电池轻量化关键材料电池轻量化关键材料,具有材料、工艺、设备三大壁垒。具有材料、工艺、设备三大壁垒。铝塑膜主要用于软包电池的电芯封装,是决定电池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材料,其在阻隔性、冷冲压成型性、化学稳定性和绝缘性等方面均有严格要求,尤其动力电池对铝塑
2、膜的机械强度、使用寿命不断提出更高要求,整个行业技术壁垒高筑且持续提升。 比亚迪入局比亚迪入局加速加速铝塑膜需求增长铝塑膜需求增长,国内软包动力电池渗透率或将迅速提升,国内软包动力电池渗透率或将迅速提升。欧洲车企主打软包路线,2020 年装机占比 42%,而国内软包动力电池装机量不足 4GWh,渗透率仅为 6%。软包动力电池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两大优势,是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2021 年初,比亚迪开始在DMI 车型采用“软包+硬壳”解决方案,磷酸铁锂可解决软包电池在极端情况下被穿刺起火的痛点,成为国内软包电池需求放量催化剂。据我们测算,2025 年全球软包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 650
3、GWh,对应铝塑膜需求量 6.38 亿平米,2021-2025 年复合增速 26%。以 22 元/平米的均价计算,2025 年全球铝塑膜市场规模超过 140 亿元。 材料国产化加速铝塑膜进口替代材料国产化加速铝塑膜进口替代,行业行业拐点已至。拐点已至。铝塑膜是锂电材料中少有的尚未完全国产化的环节,国产化率不足 25%,尤其在动力领域几乎完全由日企占领。国产铝塑膜主要受原材料限制,部分中低端和所有高端铝塑膜原材料依赖进口,原材料国产化突破后铝塑膜进口替代加速。国产铝塑膜价格比进口低 10%-30%,高性价比叠加海外企业产能供应不足,下游动力电池厂资质认证较为积极,国产铝塑膜迎发展良机。 固态电池
4、必然选择。固态电池必然选择。软包电池采用叠片工艺,圆柱和方形电池多采用卷绕工艺,由于无机固态电解质膜柔韧性较差,无法卷绕,只能采用软包叠片工艺;锂离子在迁徙过程中会形成整体的涨缩,铝塑膜的延展性优于铝壳,与软包路线较为适配;软包较轻,有利于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发展固态电池的初衷较为契合。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铝塑膜国产替代趋势已成,率先通过认证并量产的公司享受行业发展先机。重点推荐处于产能第一梯队的紫江企业(轻工行业覆盖)、新纶新材(化工覆盖)以及具备技术亮点的明冠新材,建议关注道明光学(化工覆盖)、华正新材(电子行业覆盖),以及铝塑膜原材料企业:万顺新材(轻工行业覆盖)、华峰铝业、明泰铝业、
5、洁美科技(电子行业覆盖)。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软包电池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软包电池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海外铝塑膜厂商大规模扩产等。铝塑膜厂商大规模扩产等。 重点公司主要财务指标重点公司主要财务指标 股价股价 20EPS 21EPS 22EPS 21PE 22PE PB 评级评级 紫江企业 7.71 0.37 0.42 0.52 18.21 14.90 2.17 - 新纶新材 5.52 -1.12 - - - - 1.84 - 明冠新材 31.92 0.64 0.80 1.00 39.87 31.86 3.79 - 道明光学 7.69 0.2
6、7 - - - - 2.25 - 华正新材 36.58 0.88 1.72 2.35 21.31 15.55 3.18 - 万顺新材 8.67 0.11 0.09 0.38 91.54 21.21 1.65 - 行业规模行业规模 占比% 股票家数(只) 204 4.4 总市值(亿元) 42782 4.9 流通市值(亿元) 37710 5.2 行业指数行业指数 % 1m 6m 12m 绝对表现 -8.4 21.5 65.7 相对表现 -2.0 28.5 79.3 资料来源:公司数据、招商证券 相关相关报告报告 -50050100150Jan/21May/21Aug/21Dec/21(%)金属及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