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市公司 公司研究 /公司深度 证券研究报告 基础化工 2021 年 12 月 30 日 瑞华泰 (688323) 高性能 PI 薄膜国产化龙头,柔显、5G 等推动需求快速增长 报告原因:首次覆盖 增持(首次评级) 投资要点: 国内高性能 PI 薄膜行业龙头,率先打破海外封锁。公司专业从事高性能 PI 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热控 PI 薄膜、电子 PI 薄膜、电工 PI 薄膜等,2021 年上半年营收占比分别为 57%、29%、13%,随着产品结构的升级各产品毛利率稳步提升。公司拥有完整的配方、工艺及装备等 PI 薄膜研发和产业化的核心技术体系,成功进入高端应用市场,多款产品填
2、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厂商对国内高性能 PI 薄膜行业的技术封锁与市场垄断,产品销量全球占比约 6%并持续提升,逐渐进入全球竞争行列。 柔显、5G 等新兴应用趋势推动 PI 薄膜需求高速增长。2021 年主流手机厂商纷纷推出多款折叠、曲面屏手机,柔性 OLED 显示屏逐渐成为显示技术发展新趋势。随着 5G 通信、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驱动消费电子产品升级,对材料的散热性能、介电性能等要求越来越高。PI 薄膜作为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超级工程高分子材料,机械性能、绝缘和介电性能、耐高低温性能等均居于高分子材料金字塔的顶端。柔性 OLED、5G 通信以及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将不断推动 PI 薄膜产品的新特性及
3、新功能开发。根据 Grand View 预计全球 PI 薄膜市场规模将从 2020 年的 20.5 亿美元增长至 2025 年的 31 亿美元。 随着下游 OLED、 FPC等产能持续向中国大陆地区转移,预计国内 PI 薄膜市场将高速增长,根据国内下游行业增速测算,预计 2024 年国内 PI 薄膜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 147 亿元。 高性能 PI 薄膜海外长期垄断,国产化替代加速。高性能 PI 薄膜的研发和制造技术长期被外资垄断,其中美国杜邦、日本宇部兴产、钟渊化学和韩国 SKPI 等龙头厂商占据全球市场份额超八成。随着下游市场往国内转移,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高性能 PI 薄膜
4、的技术突破及国产化,2021 年以后将有 6 家国内企业陆续建设高性能 PI 薄膜产线,PI 薄膜行业国产化替代加速推进。 公司研发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嘉兴募投项目及 CPI 产线投产,业绩加速释放。公司在 PI薄膜领域专业深耕十余载,推动了高性能 PI 薄膜国产化进程,并通过提升配方设计、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的综合能力,加速新产品的开发、量产。公司现有高性能 PI 薄膜产能 720吨,募投项目贡献新增产能 1600 吨,同时 50 吨/年的 CPI 专线均有望在 2022 年陆续投产,产能的大规模提升、以及产品种类的升级,公司业绩有望加速释放。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公司 2021-2
5、023 年归母净利润为 0.62、0.97、1.56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07X、67X、42X,公司作为国内稀缺的高性能 PI 薄膜标的,2022-2023 年利润平均增速近 60%,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开拓不及预期;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市场数据: 2021 年 12 月 29 日 收盘价(元) 36.21 一年内最高/最低(元) 42.99/21.22 市净率 7.5 息率(分红/股价) - 流通 A 股市值(百万元) 1385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 3597.00/14653.82 注: “息率”以最近一年已公布分红计算 基础数据: 20
6、21 年 09 月 30 日 每股净资产(元) 4.83 资产负债率% 45.45 总股本/流通 A 股 (百万) 180/38 流通 B 股/H 股(百万) -/- 一年内股价与大盘对比走势: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2020 21Q1-Q3 2021E 2022E 2023E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 350 241 343 490 715 同比增长率(%) 50.7 -14.6 -1.9 42.7 45.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59 44 62 97 156 同比增长率(%) 70.8 -3.8 5.2 57.2 61.6 每股收益(元/股) 0.43 0.25 0.34 0.54 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