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市场数据市场数据(人民币)人民币) 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18.90 国金有色金属指数 2547 沪深 300 指数 4919 上证指数 3616 深证成指 14716 中小板综指 14225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1.镍行业深度(一) :全球供需平衡梳理-镍行业深度(一) ,2021.12.22 2.四川锂矿资源梳理-锂行业系列深度(五) ,2021.9.14 3.宜春云母 22 矿资源全梳理-锂行业系列深度(四) ,2021.9.13 4.稀土:供需重构中,价值迎重估-稀土行业深度报告 ,2021.8.22 5.无惧调整,坚定信心-铝行业点评 ,2021.
2、5.16 “新能源新能源+ +新材料新材料”金属板块两大驱动力金属板块两大驱动力 行业观点行业观点 锂:最强金属,未来两年持续高景气。锂:最强金属,未来两年持续高景气。根据国金新能源组预测,22 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量 500 万辆,全球新能源车产量 1000 万辆;20 年锂产能周期见底,矿山复产至少 2-3 年,新矿山投产至少 3-5 年,短期内供给增量有限,22 年供给增量 17 万吨,需求增量 22 万吨,判断 22 年均价 20 万/吨以上。作为基本面最强金属品种,但 22 年投资难度加大。板块进入业绩兑现期,板块进入业绩兑现期,建议精选优质标的建议精选优质标的。以天齐锂业为代表的。以天
3、齐锂业为代表的已布局已布局完整完整锂盐产能和资源,且资锂盐产能和资源,且资源匹配度高源匹配度高、成长性成长性标的为主标的为主。 镍:镍:二元供需下格局变迁,一体化兑现成本下降逻辑。二元供需下格局变迁,一体化兑现成本下降逻辑。预计 21-25 年全球镍供给整体过剩。短期来看,不锈钢用镍仍为主流,新能源汽车电池用镍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叠加硫酸镍供给结构性短缺,镍价有望震荡回升。中长期来看,电池用硫酸镍供给来源的分化将成为后续镍价走势的关键因素。青山火法项目投产后,不锈钢与电池之间的工艺链条被打通,镍铁产能得到有效释放。后续主要跟踪各技术路线之间的成本差异后续主要跟踪各技术路线之间的成本差异,优选,优
4、选一体化布局一体化布局标的标的。 稀土:稀土:供需关系重构,有望走出独立走势。供需关系重构,有望走出独立走势。预计 21-23 年全球氧化镨钕分别供应短缺 0.2 万吨、0.9 万吨、1.7 万吨。全球新能源车、风电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钕铁硼永磁需求提升,国内供给受指标控制,海外新建项目建设周期长,短期 2-3 年难有增量。21 年完成一轮价值重估,市场认可度逐步提升。但本轮稀土仍在能源金属逻辑驱动下,其走势节奏与锂板块基本一致。稀土供给刚性更强,后续需等待脱离锂板块走势,自身逻辑带来超额收益。 新材料:新材料:高温合金高温合金&粉末冶金粉末冶金&软磁软磁。1)目前高温合金年需求量 3 万吨左
5、右,未来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拓展以及进口替代,年需求将逐步增加,预计年复合增长率 6%-7%。看好龙头抚顺特钢。看好龙头抚顺特钢。2)我国粉末冶金高速钢空间至少为 1.5-2 万吨,国内产量仅 300 吨左右,行业空间大,看好国内唯一的天看好国内唯一的天工国际工国际。3)软磁新能源领域提供最大需求增量,潜力标的龙磁科技潜力标的龙磁科技。 铝:供给弹性压减,紧平衡持续铝:供给弹性压减,紧平衡持续。预计国内 21-23 年国内电解铝短缺 23 万吨/短缺 11 万吨/短缺 1 万吨,供需维持紧平衡。电解铝对成本敏感性相对较高,因此规模和全产业链有助于降低整体成本,除外电力成本应当为考虑因素,火电铝成
6、本受煤炭价格影响较大,水电铝在“碳中和”背景下更加受水电铝在“碳中和”背景下更加受益,成本优势更强。同时益,成本优势更强。同时,铝加工受益下游新能源需求增速提升,铝加工受益下游新能源需求增速提升,关注关注铝加铝加工股估值提升机会工股估值提升机会。 铜:供需两旺,景气度铜:供需两旺,景气度中期上行中期上行。铜价短期高位震荡,中长期中枢上移。传统需求稳中向好,基建、家电需求有望回暖。光伏、风电、新能源车拉动铜需求,预计 21-23 年新增需求达 255 万吨。供给端新增旺盛,预计 22 年全球主要铜矿新增产能 68.5 万吨左右,23 年新增产能可达 99 万吨左右。 钢铁:供需承压,利价钢铁: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