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评级评级:买入(首次覆盖):买入(首次覆盖) 市场价格:市场价格:3 36.026.02 基本状况基本状况 总股本(亿股) 2.15 流通股本(亿股) 1.73 市价(元) 36.02 市值(亿元) 77 流通市值(亿元) 62 股价与行业股价与行业- -市场走势对比市场走势对比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指标 2019A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营业收入(亿元) 6.00 7.19 10.22 14.38 20.22 增长率 yoy% 31.10% 19.75% 42.22
2、% 40.72% 40.58% 净利润(亿元) 1.13 1.21 1.70 2.41 3.34 增长率 yoy% 16.66% 7.21% 40.15% 41.32% 38.92% 每股收益(元) 0.53 0.56 0.79 1.12 1.55 每股现金流量 0.40 -0.20 0.27 0.18 1.45 净资产收益率 68.37 63.75 45.49 32.19 23.17 P/E 5.55 7.33 2.21 1.13 0.58 PEG 10.21 9.49 6.38 5.41 4.15 P/B 6.00 7.19 10.22 14.38 20.22 备注:股价取自 2021 年
3、 12 月 21 日。 报告摘要报告摘要 以智能电表业务为核心, 全面转型聚焦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以智能电表业务为核心, 全面转型聚焦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 公司成立于 2003 年,早年定位用电自动化领域,专业从事用户端智能电力仪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16 年公司从销售电力仪表模块等硬件产品,发展为客户提供用电侧管理系统,向企业用电数据服务商转型。 目前公司为企业微电网提供能效管理和用电安全解决方案,已累计配套 1.4 万+企业能效管理系统。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 7.4 亿元,同比增长 41.2%,毛利率为 46.01%。 “双碳双碳”目标推进,企业能效管理需求持续提升。
4、目标推进,企业能效管理需求持续提升。“双碳”工作意见出台,明确指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路径举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总量控制, 有望进一步提升企业能效管理需求: 1)“双碳”目标和能耗双控政策进一步完善下,企业能效管理重担进一步加大,能效管理需求进而升高。2)分布式新能源快速发展推动具备“源网荷储”统一管理思路的企业微电网建设, 拉升企业能效管理长期需求, 企业微网对电力系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出更高要求, 能效管理系统将逐渐成为企业综合管理微电网的必需品。 3)政府端能耗监测系统建设需求持续提升, 用户侧智能电力监测产品作为能效管理系统的重
5、要组成部分,将继续向数字化、多功能集成化、网络化发展。 公司系统方案解决能力突出,满足用户侧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公司系统方案解决能力突出,满足用户侧多样化、个性化需求。1)公司具备较为完整的产品生态体系,可提供从云平台软件到终端元器件的一站式服务,形成“云-边-端”的能源互联网生态体系。客户定制化需求高,但公司已形成软件模块化、硬件组件化,柔性生产降本增效明显。2)直销经销合力,线上线下覆盖,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3)重视人才引进,研发人员数量不断提升,研究投入大幅增加,同时学习腾讯华为优秀经验,建立产品经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预计 2021-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
6、为 10.22、14.38、20.22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42.22%、40.72%、40.5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0、2.41、3.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40.15%、41.32%、38.92%;对应 EPS 分别为 0.79、1.12、1.51,PE 分别为 45.49、32.19、23.17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作为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竞争优势显著,当前市场渗透率较低,未来随着政策驱动,公司业绩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市场竞争加剧、项目推进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