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触显一体化精加工商, 开启汽车电子成长曲线触显一体化精加工商, 开启汽车电子成长曲线 长信科技(300088.SZ)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1.12.9 中信证券研究部中信证券研究部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公司围绕触显模组和减薄业务深耕消费电子和车载电子领域公司围绕触显模组和减薄业务深耕消费电子和车载电子领域 10 年, 现年, 现已成为显示已成为显示 屏供应链中减薄服务、触显模组业务全球领先的精加工商屏供应链中减薄服务、触显模组业务全球领先的精加工商。我们估算。我们估算 2021 年公年公 司汽车电子板块司汽车电子板块营收营收占比近占比近 40%,随行
2、业显示屏的高端化、智能化趋势而开启高,随行业显示屏的高端化、智能化趋势而开启高 速成长, 正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消费电子板块, 智能机速成长, 正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消费电子板块, 智能机 LCD 模组业务已触底,模组业务已触底, 传统减薄传统减薄业务业务市场地位稳固,利润贡献稳定,未来市场地位稳固,利润贡献稳定,未来 VR/可穿戴模组、可穿戴模组、UTG 新兴减新兴减 薄业务等有望贡献增量。薄业务等有望贡献增量。我们持续看好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公司发展,预测公司发展,预测公司 2020/21/22 年年 EPS 分别为分别为 0.42/0.54/0.66 元,给予元,给予 2022 年年
3、 30 倍倍 PE,对应目标价,对应目标价 16 元,首次覆元,首次覆 盖,给予“买入”评级。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概览:业内颇受认可的触显精密加工商,深耕触控显示一体化及减薄业务,公司概览:业内颇受认可的触显精密加工商,深耕触控显示一体化及减薄业务, 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双轮布局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双轮布局。公司前身成立于 2000 年,2010 年于深交所创 业板上市,切入触摸屏行业,2011 年进军 TFT 减薄领域,并于其后陆续进入 A 公司、T 公司、Sharp、京东方等行业巨头供应链体系,目前是国内唯一通过北 美大客户认证的减薄业务供应商。公司始终聚焦在触控显示一体化高端制造产
4、业链,围绕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两大下游进行双重布局,2020 年营收/归母净利 润分别为 68.44/8.34 亿元,同比+13.62%/-1.33%,我们估算 2020 年公司汽车 电子/消费电子营收占比约 25%/75%,利润占比约 20%/80%,且估算目前汽车 电子最新营收利润占比已提升至 40%。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在大屏化趋势下, 汽车电子将贡献公司业绩后续最大增量,开启公司第二成长曲线;UTG、VR 及 可穿戴等也将驱动消费电子持续成长,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业绩的成长持续性。 汽车电子:受益高端化、大屏化趋势汽车电子:受益高端化、大屏化趋势, 板块将贡献未来最大增量。板块将贡献未来最大增
5、量。汽车智能化背 景下,车载显示加速朝高端化(结构上由显示到触显一体化、材料上由塑料到 玻璃、外形上由 2D 到 3D 曲面等)、大屏化(多屏+联屏齐头并进,单车屏幕 搭载面积持续上升)方向发展,带动车载显示行业加速成长,我们预计 2025 年 行业规模将达 4900 亿元,四年 CAGR 约 12.2%。公司敏锐洞察车载触显行业 趋势:产品方面,打造“车载 Sensor+3D 曲面盖板+全贴合+触显一体化模组” 的产品组合优势;技术方面,围绕触显技术全面布局,自研热弯工艺、材料等 带来成本优势;客户方面,头部新能源客户与传统客户均有覆盖,通过 Tier1 切 入全球 70%主流汽车品牌,客户
6、质量高;产能方面,目前订单饱满致产能紧张, 正快速布局产线,22 年产能有望同比翻番+。受益于行业高端化、大屏化趋势, 我们认为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未来 3-5 年有望持续实现快速增长, 预测 2021-2023 年公司该业务营收将分别达 27/36/46 亿元, 三年 CAGR 预计保持在 30%-40%, 看好汽车电子业务成为公司营收及利润端的最大增量。 减薄业务:贡献稳定利润,减薄业务:贡献稳定利润,UTG 有望打开新兴空间。有望打开新兴空间。减薄业务作为面板制造的 后续精加工程序,契合消费电子终端产品的轻薄化需求,具有较高技术壁垒。 公司减薄业务可分为传统减薄和新兴减薄: (1) 传统减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