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聚焦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 新时代新金融 应对风险发掘机遇 随着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方要求金融机构采取负责任的行动,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已迅速成为 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必备条件。未来,金融服务立志以人为本,金融机构如何解决气候变化 问题将在吸引、维系客户和人才,以及推动业务增长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随着监管趋严和潜 在系统性风险影响与日俱增,该如何更好地评估气候变化对机构的影响,同时成为负责任的 企业管理者?通过确立可持续投资机遇、提高业务标准并对业务覆盖区域产生积极影响,从 而了解战略性气候风险管理如何助您一臂之力,实现未来经济繁荣发展。 前言 2 全面气候计划 3 瞬息万变的机遇 8 尾注 9 目录 报告
2、原名Centering around sustainability in fi nancial services fi rms: Navigating risks, fi nding opportunities,由Deloitte Insights出版,中国金融服务业研究中心及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服务团队进行翻译并增加本地内容。 2 展 望未来金融服务业,领先的银行、证 券公司、理财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和 保险公司均已将气候变化有关风险 (如极端天气、潜在损失、监管指引和利益相关 方压力等)纳入广泛的风险议程。这些机构将 引领、采纳甚至受益于将气候变化视为关键战 略问题这一举措,并寻求方法积极
3、应对气候挑 战。资本市场及整个社会均可从其转型和创新 中获益。 截至目前,纳税人承担了向清洁能源和节能解 决方案过渡所涉及的大部分风险。1 但在未来, 私营部门将需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如何利用技术和解决方案应对气候相关挑战将 主要取决于金融服务业解决关键资金缺口的意 愿和能力。 在不远的将来,可持续金融将根植于金融机构, 将气候风险纳入机构日常活动将成为常态。为 应对这一挑战,金融机构可借鉴此前用以识别、 模拟、衡量、管理和报告难以量化和跟踪的非 金融风险的部分措施,进行充分准备。但在许 多方面,将气候风险纳入现有风险框架将是独一 无二,甚至具有颠覆性的挑战。 中国可持续金融发展趋势 伴随疫
4、情、“双碳”承诺、以及中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利益相关方期待企业及金融机 构能够提升其环境与社会绩效,并为气候转型做出积极贡献。中国气候转型面临年均上 百亿人民币的资金缺口,私营资本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气候变化相关风险对 金融机构的可持续运营影响日益加深,金融机构自身相关治理能力亟待提升。在此背景 下,可持续金融在中国与整体社会经济气候转型不断融合、内涵不断丰富、治理能力不 断增强。 一方面,在碳中和大目标的确立下,不同产业、企业的气候转型阶段、路径与需求各不 相同,更灵活、更具针对性的气候金融应运而生,以解决庞大而复杂的资金需求。气候 金融丰富了过往以绿色金融为主导的可持续金融的内涵,
5、支持产业与金融产品更加丰 富。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基于碳信用的碳金融将进一步激发可持续金融的 活力。 另一方面,监管方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系统性纳入金融系统可持续性考量,强化ESG信 息披露、国内外趋同的可持续金融标准、气候风险管理能力建设等将增强中国可持续金 融的整体治理能力。此外,金融机构亦在转变理念与行动,突破合规,将环境、气候相 关因素纳入机构治理与投资决策体系,以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风险为动能,推进机构整体 可持续转型。 前言 聚焦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 3 全面气候计划 我 们相信,金融服务业能够在气候计划 任务上做出专业和细致的应对。对于 银行、证券、保险和资产管理公司而 言,最
6、终的状态可能会截然不同。金融机构管 理层需不懈努力,了解其所作的决定为机构带 来的整体效果和利益。 未来“聚焦气候变化”的金融机构将具备一些 共同特征(见图1)。这些机构将不断感知、监 测和交流气候相关风险,并自发调整其公司、 业务和风险战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具 体而言,有三大因素可区分金融机构“聚焦气 候变化”准备的充分与否: 1. 聚焦气候变化的治理和公司战略。金融机构 的各项战略决策均将气候因素纳入考量,在 整个机构的管理层面将这一思维制度化,并 通过外部合作和宣传将其广泛推广。 2. 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新产品/服务 将着重于气候影响下环境可持续性和环保的 市场需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