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洲新春-轴承磨前共性底层技术龙头大产业赋能者开启成长周期-211102(21页).pdf

编号:54830 PDF 21页 1.23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五洲新春-轴承磨前共性底层技术龙头大产业赋能者开启成长周期-211102(21页).pdf

1、 品牌壁垒:在海外市场,由于一些品牌伴随产业成长(比如 SKF 和舍弗勒对整个轴承产业发展的助力),因此特定下游的客户在采购时会对一些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品牌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品牌知名度和市占率情况是这类产品的主要壁垒之一。 进入壁垒:轴承套圈是轴承的关键零部件,约占成品轴承成本的 35%左右,因此轴承厂商对轴承套圈供应商的选择十分严格,供应商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进入配套体系,但一旦成为合格配套供应商,两者合作关系会较为稳定。以舍弗勒为例,拥有一套独立的审核程序对潜在供应商商务、技术、质量及环境健康安全四大方面二百多个小项进行逐一评分,并对评分较低项提出整改意见,供应商整改完成并且综合评分达标的进

2、入其合格供应商名录。对于刚进入合格供应商名录的企业,舍弗勒会先小批量采购非核心部件,待产品质量稳定后逐步加大采购量并增加采购品种。根据浙江金沃精工招股说明书显示,舍弗勒、斯凯孚等对钢管、锻件供应商的认证周期通常在 6 个月-2 年:其中已认证供应商的新工厂等对认证流程熟悉的情况在 6 个月-1 年,一般新供应商的认证周期在 1-2 年。八大企业在轴承领域深耕百年,在基础设计、制造经验和试验手段上拥有较为深厚的底蕴;但正由于是“经验科学”,因此我国相关产业定是厚积薄发,因此我们关注的核心点应该是对高端产品落地的不断跟踪和验证;正如前面所说,轴承的结构和产品际代更新不快,因此外资很难再大幅提升自己

3、的产品力,中国厂商有足够的追赶窗口;另外,由于轴承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因此在新一代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成本的降低往往是八大集团考虑的重要因素,也是他们的囚徒困境;因为外资在产品设计时,设计语言中必须加入“成本”这一变量进而寻求所谓的“性价平衡”,而不是品质“最优”的设计导向(可能放弃品质最优的方案 ,妥协给成本管控);而由于我国制造业和产业链优势,我国轴承企业的“设计语言” 更倾向于品质;公司是轴承磨前产品龙头,具备“纵向一体化”的全产业链生产能力。滚动轴承的制造分为套圈毛坯成型、套圈车加工、热处理、套圈精磨加工、装配。通常将后 2 项工序称为磨装工序,所涉技术可称之为“磨装技术”,生产出的产品为

4、成品轴承,前 3 项工序为轴承套圈制造工序,生产出的产品为轴承套圈或称为“磨前产品”,相关技术统称为“磨前技术”。公司经过近二十年的精耕细作,已经成功打造出一条涵盖精密锻造、制管、冷成形、机加工、热处理、磨加工、装配的“纵向一体化”轴承、精密零部件制造全产业链,系目前国内最大的轴承磨前产品制造基地和出口企业之一,是世界排名前两位的轴承制造商舍弗勒和斯凯孚主要轴承套圈供应商和战略合作伙伴,也是八大家中前七家稳定的套圈供应商。公司生产的轴承套圈定位中高端,在磨前产品领域的客户主要为大型跨国轴承企业,直接竞争对手主要为进入大型跨国轴承企业全球采购体系的轴承套圈生产企业,国际上的代表企业为日本三宅株式会社和日本广濑精工株式会社,国内的代表企业为洛阳市洛凌轴承科技、浙江西密克轴承和浙江金沃精工。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五洲新春-轴承磨前共性底层技术龙头大产业赋能者开启成长周期-211102(21页).pdf)为本站 (半声)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