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智慧治理产业链涵盖软/硬件厂商、产品/解决方案厂商以及运营/集成类厂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参与者由于城市治理平台智能化的切入,除原有传统产品企业供应商外,AI 算法公司、云计算公司、系统集成公司以及大数据治理公司都纷纷加入,一起形成全新的城市智慧治理产业。由于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整个行业产业链各环节界限逐渐模糊,产业生态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开放化。具体到其细分城市公共安全领域,已呈现宏观层面的信息智能化服务治理和微观层面的传统治安防控治理,例如公安、司法和狱警等政府部门宏观应用场景和车牌识别、小区监控和视频门禁等微观场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城市运转效率及降低城市犯罪率,同时也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和保障居
2、民的安全。改变了原有的治理方式,从传统的事后查证、人工决策,转变为事前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分析的全过程监控和智能决策分析,城市智慧治理的搭建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领域提供了良好的上层建筑设计,促使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在技术层面上看,如图像识别、大数据、智能机器人等技术都在不断进步,其中图像识别技术包括人脸识别、车辆大数据、视频结构化算法,为各行业用户提供了多维的视频数据,将传统的人眼观看方式转变为智能的数据治理可视化方式。在城市公共安全产业发展的前期,由于受到技术瓶颈及硬件平台计算能力的限制,城市公共安全产业的智能化应用一直发展较为缓慢。自从 2010 年以来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出现,城市公共安
3、全产业在 AI+技术赋能下展现出巨大潜力。根据赛迪研究院2019-2020 年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研究年度报告的统计,2019年客户对网络安全管理的需求逐渐释放, 2018、2019 年我国安全管理平台市场的同比增速分别为 29.6%、32.9%,2019 年市场规模达到 24.3 亿元,公司的广道无线接入系统、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及移动终端特征静默采集系统均属于该细分领域,2019 年实现收入1.61 亿元,占比 6.63%。根据亿欧调研2020 泛安防行业研究报告统计,2020 年全国安防前端设备市场空间在305.5 亿元,其中人像识别前端设备市场空间约78 亿元,社区场景的安防终端设备客户主
4、要分 2 种,房地产开发商和物业公司。房地产开发商在交付房子时,视频监控、楼宇对讲、门禁、出入控制等设备为必需品。公司2020 年智感安防系列产品收入为 7596万元,占比安防前端设备市场的 0.25%,占人像识别前端设备市场 0.97%。公司在该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根据公司公开发行说明书统计,全国各省/直辖市公安厅在公共安全领域的资金预算支出及与信息化建设项目资金预算支出从 2017 年约 386.49 亿元及 17.83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约 436.91 亿元及 22.07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2.48%及 4.37%,全国公共安全领域的支出呈稳定上
5、升趋势。公司专精于城市公共安全领域内数据采集类及分析平台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不存在与公司在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定位、产品应用等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上市公司,仅有部分上市公司在某类别产品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公司专注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下的城市公共安全领域,为客户提供从数据感知到数据应用的完整产品系列,主营业务涵盖治安稳定、案件侦破及市政执法等方面的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和数据应用服务。公司经过十多年在城市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持续经营和不断创新,目前已形成从数据采集、数据融合计算到数据应用的全面布局。在数据感知类型方面,公司不断拓展及研发相应产品,形成了围绕着人、事、地、物、组织、环境等方面的多种数据感知产品,实现城市公共安全数据感知网的基本布局。在行业应用方面,公司在公安领域深耕细作,开发了多款公安实战大数据分析平台。同时,沿着数据提取、数据融合计算到数据应用的整体架构,公司也向城市公共安全其他监管部门进行业务及产品拓展,帮助客户挖掘数据隐藏的价值,协助客户进行精准决策,提升公司产品在行业内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