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轰-6 轰炸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的新一代中远程轰炸机。该机是中国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从 1959 年开始仿制图16 的基础研发而成,目前仍是我国远程进攻作战的核心力量,主要用于装备空军。其作战模式选择多、完成任务的种类多、打击目标多、机动灵活,在和平时期是不可小觑的震慑力量,同时对提高我空军远程打击能力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自20 世纪60 年代轰-6 服役以来,轰-6 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迭代,在航程、载弹量方面逐步改进。空军使用的轰-6K 和轰-6N 以及海军航空兵使用的轰-6J 等新变体实现了跨越式升级,各类衍生机型标志着对上一代轰-6 平台(如G、H 和 M)的重大改进。轰 6-K 的主要武器
2、是空射长剑-10 巡航导弹,并且每架战机可以一次性挂载6 枚长剑-10,长剑-10 的打击能力可与美军最新型号的战斧巡航导弹相若。当一个轰 6K 轰炸机团全部出动时,可以一次向 4500 公里外的战区发射上百枚巡航导弹。最新改型轰炸机轰-6N 首次亮相于 2019 年国庆阅兵式,大幅提升航空战略打击力量,轰-6N 补齐了我国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防御战略和能力高级分析师 Malcolm Davis 表示,轰-6N 可以携带新型空射弹道导弹,这意味着轰-6N 可以从中国的反介入和区域阻绝武器包线内对美国航母发射导弹,打击 809海里外的战斗群,远远超出 F-35C 等舰载空中
3、掩护的范围。公司作为轰炸机唯一研发生产商,受益于新型轰炸机的研发生产。根据环球网军事报道,2016 年9 月1 日,时任空军司令员的马晓天上将在出席空军开放活动时被问到未来中国轰炸机的发展问题时表示:“中国现在的远程打击能力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将来还会有更大提高。我们现在发展新一代的远程打击轰炸机,将来你会看到的”。随后著名军事专家尹卓少将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披露了更多相关信息,表示随着充分的技术积累,新型轰炸机研制周期可能会缩短。为我国实现三位一体战略威慑提供坚实基础,我国空军对远航程、高航速、大载弹量的远程隐身轰炸机需求迫切,公司作为轰炸机唯一研发生产商,受益于空军未来换装新型远程轰炸机,
4、公司业绩有望提升。建国以来,我国的军品定价机制先后进行过多次改革,大体经过了无偿调拨、实际成本加成、计划成本加成、多种定价方式共存及装备购置目标价格管理制等5 个阶段。自1978 至 2012 年,35 年期间一直采用定价成本加成叠加国家定价、国家指导和市场定价形成的定价模式,该定价机制的购置价格=军品定价成本(1+5%),定价成本指指定军品价格时所依据的计划成本,包括制造成本(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制造费用、专项费用)和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两部分。传统的定价成本加成模式的弊端包含:利润随着成本的升高而升高,缺乏控制成本的积极性,不利于激励企业降成提效;定价模式单一,不能完全符合军工产
5、品科技属性; 三年一调价的机制忽略了经济指标变化对企业利润带来的负面影响。2013 年装备购置目标价格论证、过程成本监控和激励约束定价工作指南,提出装备采购目标价格管理制,将军品定价原则更改为“定价成本+5%目标成本+激励(约束)利润”。一般情况下,激励(约束)利润由承研承制单位承担节约(超支)部分的 70%,军方承担 30%,激励(约束)利润的上限为 5%目标价格,下限为-5%目标价格,如果企业降低成本,在获得激励利润的同时会实现军方采购成本(军品价格)的降低,实现双赢局面。2019 年,军品定价议价规则(试行)打破了定价成本制,推行竞争议价,实现由“单一定价方法”向“多种议价方式”,“事后定价”向“全程管控”,“个别成本计价”向“社会平均成本计价”,“传统经验型”向“智能精准型”的转变。采用装备采购目标价格管理制后,军品总装企业具备更大的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