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 年至今,中高端白酒产品价量齐升,中低档白酒产销稳增。长远看,白酒行业进入新一轮上升期,生产集中度更加提升,提价增利趋势更加明显,品牌营销更加风行,酒企业探索新零售更加快速。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到,预计在“十四五”末的 2025 年,中国酒类产业将实现酿酒总产量 7010 万千升,同比“十三五”末增长 20.7%,年均递增 3.8%;实现销售收入达到 12130 亿元,同比“十三五”末增长 41.2%,年均递增 7.1%;实现利润 2600 亿元,同比“十三五”末增长 51.5%,年均递增 8.7%。其中,白酒行业产量将稳定控制在 800
2、 万千升,比“十三五”末增长 6.7%,年均递增 1.3%;十四五末,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 8000 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35.6%,年均递增 6.3%;十四五末,白酒行业实现利润 2000 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37.0%,年均递增 6.5%。2019 年白酒行业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 全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 1176 家,比上年减少 269 家;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 785.95 万千升,同比下降 0.76%;累计实现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 5617.82、1404.09 亿元,同比增长 8.24、14.54%。白酒产量和销量不断下降。白酒
3、年产量自 2016 年的高位 1358.36 万升不断下降,截止至 2020 年,年产量已经下降到 740.70 万升,仅为 2016 时的 54.53%。2021 年 8 月,白酒的产量同比持续下降,8 月产量跌至 39.8 万千升。白酒的销量自 2015 年到 2019 年不断下降,截止 2019 年,白酒的销量已下降至 755.5 万升。2020 全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 5836.39 亿元,同比增长 3.89%,累积实现利润总额 1585.4 亿元,同比增长 12.91%。2020 年,仅在 19 家白酒上市公司中,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4 家企业营收占比
4、达68.12%,相比2018(63.03%)、 2019(64.75%)明显提升。国人对白酒、特别是高端白酒的需求,一方面是传统饮食文化的积淀,因此这一行业难以受到新的替代者(如啤酒、葡萄酒等舶来品)的冲击,外国企业难以进入市场,另一方面是待客之道、喜好面子和酒桌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影响,高端白酒的需求倾向于穿越周期,具有长期成长性。次高端白酒受益于消费升级,潜力巨大。高端白酒的涨幅过后,次高端白酒有加速跟上的动力。300-500 元价格带的次高端白酒性价比较高,直接受益于消费升级,人均收入的提高、中产崛起和餐饮业回暖都带动了这一价格区间的需求增强,未来在商务和婚喜宴等场景的应用扩展。另外,这一价
5、格区间的供给端较为通畅,可以满足需求端的增长,形成行业的良性动销。2021 年 H1,白酒表现较好,不同档次的白酒营收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二线和三四线的营收增速超过了一线白酒,主要是因为舍得酒业、酒鬼酒、山西汾酒和伊力特在一季度的表现超预期,拉高了同一档次白酒的涨幅。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场,占全球的 25%的消费量。2013 年,中国啤酒消费量达到最高位,为 539.4 亿升,市场规模为 703 亿美元,而后,啤酒消费品有所下滑,到 2018 年,中国的总啤酒市场消费量为 488.5 亿升,市场规模为 818 亿美元。尽管中国啤酒市场规模庞大,但中国啤酒人均消费量水平并不算高,继
6、续保持相对较低,2017 年人均啤酒消费量为 34 升,表明啤酒消费量存在巨大增长潜力。啤酒行业产量 2019 年来小幅微增,但总量高点已过。我国啤酒行业产量从 2014 年7 月起连续 25 个月同比下降,直到 2016 年 8 月增速才转正,之后呈现正负波动态势。 2019 全年行业产量为 3765 万千升,同比增速 1.1%;受疫情影响,2020 全年行业产量3411 万千升,同比增速-7%。若去掉疫情的短期影响,从行业年产量的中长期变化趋势来看,在 2013 年达到 5,062 万千升的高点之后产量持续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