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行业新能源车前瞻技术研究之一:新能源车自燃问题分析-20211016(25页).pdf

编号:53928 PDF 25页 2.04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电气设备行业新能源车前瞻技术研究之一:新能源车自燃问题分析-20211016(25页).pdf

1、智己汽车采用的设计思路基本与“弹匣电池”一致。上海车展期间智己汽车首款车型亮相,采用了“永不自燃”的技术方案,通过“预、导、构、隔、疏”五重防护方案,确保其动力电池达到较高的安全系数:“预”,指从云端实时预警,一旦系统判断电池有热失控风险,能立即召回故障车辆;“导”,指主动冷却系统; “构”指低热导结构,“隔”指全方位热隔离设计,利用新型隔热材料,使电芯之间的热传递尽量缩小;“疏”指高效排烟通道,可以把单个电芯热失控产生的高温烟气尽快定向排出包外,不至于引发其他电芯的热失控。以表 6 中的电池方案为例,从单体释放能量、单位散热能力、周边电芯隔热能力三个维度分析软包电芯的热失控措施。单体释放能量

2、:软包电池与方形电池基本相同。两片软包电芯并联,每两片电芯之间隔一张泡棉,针刺一颗电芯必定引发另一片并联电芯热失控,故单体释放能量应该是两片电芯的总能量即0.876kwh,单体释放能量是方形电池的84%。单体散热能力,软包电池弱于方形电池。软包每度电水冷面积为 0.017 m2,略高于方形电池的0.0158 m2,但考虑到软包电池侧面并非平整面,且铝壳的导热率效果优于铝塑膜,综合考虑软包电池的散热能力弱于方形电池。周边电芯的隔热能力:软包电池和方形电池表现出明显的差异:1)方形电池有防爆阀,可以定向将热量释放至电芯上方,而软包电池目前做到定向泄压难度较高,热失控发生时热量可能直接对着周边电芯喷

3、发,进一步弱化防护效果;2)方形电池的铝壳在热失控的一段时间内可以保持结构完整性,软包电池的铝塑膜结构强度低,在电芯间的隔热材料必须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否则在高温条件下易结构坍塌,无法起到隔热的效果;3)隔热材料的选择上,软包电池受到的限制也更多,软包电池间的泡棉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电芯膨胀,但泡棉的结构强度低,隔热性能差。如果换成隔热效果更好的气凝胶材料,则成本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如果使用支撑结构强度稍好的材料,则电芯间隙必将增大,导致系统能量密度降低;4)软包电芯是大面接触,需要隔热的面积很大,按照每两片电芯隔一片防护材料,每度电需要的隔热面积是0.0976 m2,是方形电池的 3.1 倍。至今

4、为止尚未有软包电池企业发布“永不自燃”的热失控防护方案。相比于圆柱电池和方形电池,软包电池的热失控防护难度最大,成本最高。目前部分软包电池企业试图每 5 片左右电芯隔一片复合隔热材料,试图平衡结构强度、膨胀空间以及隔热效果,但真正的防护效果如何仍然有待验证。.大量灌注水是目前唯一能够熄灭锂电池火焰的方法,第二代热失控防护方案就是利用电池冷却液进行灭火。设计方案主要是在电池泄压阀上方新增一套水冷系统,在电池发生热失控时,高温气体从泄压阀处喷出,融化电芯上方的铝板后,铝板内的冷却液由于重力向泄压阀处灌注,实现灭火冷却,安全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缺点是该系统占据一部分空间,降低体积利用率及能量密度。目前已经有包括宁德时代、上汽智己等多家企业在研究,已完成初步的可行性评估。在合适的实验条件下,在单颗电芯热失控后,冷却液可以顺利注入电芯壳体中,没有明火蔓延至电池包外。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电气设备行业新能源车前瞻技术研究之一:新能源车自燃问题分析-20211016(25页).pdf)为本站 (半声)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