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 原燃料成本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采购价格,这与企业总体产能规模以及原材料自供率有关。产能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在原材料采购价格在价格及付款条件等方面通常会有优惠,进而实现采购成本降低。此外,若企业掌握原材料资源(如硅砂矿等)可实现部分原材料内部供应,则原材料采购成本通常更优。2)单位能耗,其与窑炉年龄以及窑炉单线规模有关。随着生产年限拉长,玻璃窑内部耐火材料逐步损耗,热量损耗会增加,进而降低玻璃窑能源利用效率。据关于浮法玻璃生产节能工作的思考与体会(纪福顺,玻璃杂志,2008 年),900t/d 的浮法产线熔化率为 2.42t/d,相对 500t/d 产线熔化率提升21.0%。此外,更大的玻
2、璃窑具有更低的单位窑体散热量,用于加热回流玻璃液所需的热量也更低,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900t/d 浮法产线玻璃液每 kg 热耗仅为 1,380kca,相比 550t/d 的产线单位热耗降低 21.1%。3)良品率,取决于企业技术工艺水平,较高的良品率会使单位面积可销售玻璃需要更少的原燃料。b) 费用管控影响因素包括:1)企业管理水平及效率。2)生产基地地理布局。由于玻璃单价相对较低及易碎等特征,玻璃生产及销售有较强区域性(玻璃运输半径约 500 公里),优异的生产基地地理布局可以降低企业运输成本。行业龙头信义光能及福莱特光伏玻璃利润率较其他企业有明显优势,核心源于成本差异。 20H2 由
3、于光伏玻璃供需延续偏紧局面,价格快速上涨,主要光伏玻璃企业效益明显改善,行业龙头信义光能、福莱特毛利率分别为 54.5%、55.8%,vs 安彩高科为 27.7%(20FY)、亚玛顿为 14.25%(需要说明,信义光能、福莱特光伏玻璃原片均为自供、20FY 安彩高科首次实现光伏玻璃原片全部自供、亚玛顿光伏玻璃原片均为外部采购)。光伏玻璃企业间平均售价我们未观察到明显差距,企业间盈利能力分化主要源于各企业成本管控能力的不同,如 20FY 福莱特、安彩高科、亚玛顿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 14.3、19.4、24.2 元/平米(需要说明两点,1>部分单位成本差距源于产品结构如 2mm 产品占比;2
4、>部分成本差距亦源于原片内供比例,具体差异参考前文),20FY 三企业单位成本费用(生产成本及各类费用)分别为 20.9、24.6、26.8 元/平米。非现金成本占光伏玻璃企业全口径成本比例约 12%-16%,差距或主要源于光伏玻璃原片是否自产。为更清晰理解企业间成本差异及极端情形下光伏玻璃价格下行空间,我们引入对成本科目中非现金科目进行拆分(我们定义主要包括折旧、摊销及递延费用,剔除汇兑损失影响)。单位非现金成本角度,历史上福莱特总体明显高于安彩高科及亚玛顿,主要源于福莱特原片均为自产,非现金费用中包括较多折旧及摊销(光伏玻璃原片产线投资强度较高,同时注意到 20FY 安彩高科实现原片
5、自供后单位非现金费用亦有较多增加)。同时我们注意到非现金费用占全口径成本比例大致在 12%-16%。成本或利润率角度观测,18FY 行业低谷表现推测 21Q2-Q3 价格位置或为历史偏底部价格水平。20FY 安彩高科实现光伏玻璃原片全部自供,但在此背景下 20FY 公司与信义光能、福莱特光伏玻璃业务毛利率及净利率均有明显差距(20FY 信义光能/福莱特光伏玻璃业务毛利率、净利率均值较安彩高科分别高 21.5pct、22.2pct),我们认为该差距大体反映信义光能、福莱特较行业内其他企业的盈利能力优势。回溯近年历史数据,18 年因“531”新政影响光伏玻璃价格先抑后扬,信义光能、福莱特 18FY
6、 利润率亦为近年最低水平(18FY信义光能、福莱特光伏玻璃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26.17%、27.68%,净利率分别为 16.47%、 13.57%),在行业龙头该盈利水平下,其他企业光伏玻璃企业(原片+深加工)或几乎没有盈利。同时我们推测 18 年光伏玻璃价格底部位置或接近光伏玻璃原片企业现金成本位置(18年 3.2mm镀膜光伏玻璃全年算术均价为 25.7元/平米,该产品 18年价格最低点为 21.75元/平米,最低点价格较全年均价低约 15%,与我们前面的非现金成本占全成本比例较为接近)。据此我们推测,21Q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