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凤鸣前身为中恒化纤,创办于 2000 年 2 月 22 日,坐落在中国化纤名镇桐乡洲泉。2001 年,公司创办桐乡首家公司园区新凤鸣中驰化纤工业园,第一次让公司看到了规模扩张所带来的发展契机。同年,公司成立中维子公司,通过 FDY 技改项目实现了初步的产能飞跃。随后,在 2006 年和 2009 年分别组建中驰化纤有限公司和中辰化纤有限公司,目前新凤鸣集已拥有新凤鸣、中山科技、独山能源、中跃化纤、中欣化纤、中维化纤和中益化纤等子公司,并于 2017 年上市。新凤鸣十分注重技术发展与革新,并将其视为公司发展的根本动力。2002年公司投资 4.5 亿元引进美国杜邦和日本 TMT 全自动聚酯纺丝生
2、产设备,并启动年产 20 万吨的熔体直纺生产线;2006 年 6 月投资 5 亿元引进美国杜邦和德国巴马格聚酯熔体直纺生产技术;2009 年 13 亿元投建年产 36 万吨差别化功能性纤维项目,引进世界最先进的美国杜邦工艺聚合设备及德国巴马格WINGS 纺丝设备,这一系列投资与技术引进使得公司形成了较强的行业技术研发能力,已逐渐发展为业内领先公司。目前,公司主要业务为民用涤纶长丝及其主要原材料 PTA 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中涤纶长丝的主要产品为 POY(预取向丝)、FDY(全拉伸丝)和 DTY(拉伸变形丝),覆盖 400 余个规格品种,主要应用于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稳居国内民用涤纶
3、长丝行业前三。公司已连续多年跻身中国民企 500 强,多项新产品及技术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等国家及省部级计划。自 2000 年新凤鸣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民用涤纶长丝领域,涤纶长丝也是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的主要来源。2004 年,20 万吨/年的聚酯熔体直纺项目投产,公司跨入年产值 30 亿元的大型规模公司行列。2006 年 8 月,新凤鸣中驰子公司纺丝生产线投产,公司年产能由此跨上50 万吨的新台阶。2009 年,新凤鸣 36 万吨/年差别化功能性纤维项目投产。2011 年,新凤鸣熔体四期年产 36 万吨差别化功能性纤维项目顺利投产,公司整体产能突破 100 万吨,产值规模步入百亿公司行列。2
4、014 年公司实现涤纶长丝产量 167.40 万吨,位居国内民用涤纶长丝行业第二位。2015 年 3 月投产年产 48 万吨低碳超仿真涤纶纤维项目,随后建成投产 45万吨功能性、共聚共混改性纤维项目,6 月中石 CP10 聚酯投产,新凤鸣整体产能突破 230 万吨。2019 年 7 月,中跃 HCP05 项目投产,新凤鸣整体产能规模突破 400 万吨。2020 年 11 月,子公司中益化纤年产60 万吨智能化、低碳差别化纤维项目全面投产。截至 2020 年 12 月,新凤鸣涤纶长丝产能 500 万吨,其中 POY 产能为 375 万吨,FDY 产能为 85 万吨,DTY 产能为 40 万吨。2
5、021 年 4 月,中跃化纤二期 HCP7 装置投产,新增产能 30 万吨/年;7 月子公司独山能源 60 万吨/年聚酯纤维项目投产。截至 2021 年 6 月,新凤鸣民用涤纶长丝产能已超 600 万吨,市场占有率近 12%,预计至年底还将新增约 30 万吨的长丝产能和 60 万吨的涤纶短纤产能。近年来,向上游 PTA 石化产业发展并打造 PTA-聚酯一体化产业链已成为新凤鸣的主要发展趋势。公司于 2019 年首次投产 PTA 项目,并将子公司独山能源作为 PTA 生产主体,投产全球单系列产能最大的 220 万吨/年产能的 PTA装置,由此新凤鸣跃居 PTA行业第八位,公司迈出了产业链整合的新
6、步伐。2020 年 10 月,子公司独山能源二期 220 万吨/年绿色智能化 PTA 项目投产。该项目引进了英国 BP 公司最新的绿色化、智能化 PTA 生产工艺技术,具有节能降耗、生产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同传统 PTA 技术相比可减少95%固废、65%温室气体及 75%废水排放,在单套装置规模、物耗及能耗方面具有较强竞争优势。截至 2021 年 6 月,公司 PTA 实际产能为 500 万吨,能够满足现阶段涤纶长丝生产的需求,预计到 2024 年 PTA 产能将达 1000 万吨。新凤鸣向上延伸产业链的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