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行业碳碳热场深度2:供需格局与延展方向展望-210911(15页).pdf

编号:51268 PDF 15页 740.97K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电气设备行业碳碳热场深度2:供需格局与延展方向展望-210911(15页).pdf

1、要分析这个问题,首先要锚定行业内二线企业与其盈利差距,即过剩状态下把大量高成本产能出清,龙头企业毛利率要降到什么位置。此前我们在碳碳热场行业报告中已经详细拆分过金博与超码的成本差异,即自制预制体9%+快速沉积&自制设备16%+沉积辅材6%=31%的毛利率差异。而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或是未上市,或是无量产数据,未作探讨,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路线的角度去分析各企业的差异,从而得到相对定量的结论。从下表可以看出,目前多数碳碳热场生产企业均无充分的预制体制备&设计技术积累,在沉积路线选择上多为可控性更强的气液混合沉积,设备方面均有自行改进,但主要依赖外购。其中预制体部分我们在先前的行业报告中

2、已经详细说明,设备方面则主要是与沉积技术一起计算优势,而对沉积路线的探讨不多,下文将重点阐述沉积路线所造成的成本差距。从难度看,气相>液相,气相沉积法的难点在于低成本地制备均匀性良好的产品,液相浸渍法的难点在于保障在工序复杂的背景下高效率的制备出产品。从降本潜力看,纯气相沉积由于设备更少、无需树脂,因此可挖掘的潜力(电力成本降低趋势确定,而材料成本相对刚性)大于气液混合法。具体来说,气相沉积的成本来源是天然气+沉积炉折旧+电力,液相浸渍的成本来源是树脂+浸渍、固化、炭化炉折旧+电力,因此与纯气相沉积法相比,气液混合法增加了树脂材料(41元/kg)以及浸渍、固化、炭化炉(16元/kg)的成

3、本,减小了天然气耗量、电耗(成本低46元/kg)。此外,纯气相沉积方法牵涉的步骤与材料少,初始灰分低于气液混合法,因此在后续往N型转型时气相沉积所需纯化成本低于气液混合法。从毛利率差值分析,金博在预制体方面9pct的领先优势可持续,在沉积路线方面6pct的辅材消耗量差距需要视超码量产结果而定,在快速沉积&自制设备方面16pct的优势将大部分得以留存,因此预计未来一二线企业间毛利率差距仍将保持20pct+,叠加规模扩大后费用率降低,预计23年最悲观预期下金博的净利率仍可达到25-30%。首先,在半导体热场领域,替代等静压石墨的主要原因在于强度,即随尺寸变大、投料量增加,热场对承载强度要求

4、提高,需要换用碳碳材料,次要原因在于国内半导体硅片企业所需要的热场目前主要由海外企业供应,国内炭素企业产品性能与海外仍有明显差距,因此高纯等静压石墨可能限制其后续硅片产出,而碳碳热场可完全国产,且纯度符合要求,所以后续金博等公司可从二线国产硅片企业入手进行替代,然后进入一线企业供应链,再进军海外市场。其次,在碳碳&碳陶制动件方面,最有可能先行替代的应用场景在工程车方向,主要原因是工程车价值量大(数百万),碳碳&碳陶做制动材料的价格在车辆整体价值中占比不高,且工程车路况复杂,需要良好的刹车性能才可保障安全;接着替代的应用场景在新能源车方向,主要原因是新能源车更重,需要降低车体自身消耗的能量,增加续航里程;而对于跑车方向,由于布雷博已经形成品牌,且车企相对保守,因此国内企业需要更长时间去打入供应链。对于碳碳和碳陶二者的区别,主要是三个方面,首先是摩擦系数方面,碳碳材料在湿态下的摩擦系数降低较多,而碳陶相对稳定;其次是质量方面,碳碳材料密度小、更轻质;最后是制备工艺方面,碳陶材料的制备工艺更复杂,需要增加涂层工艺。因此两种材料的适用场景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认为金博所努力的方向是碳陶制动盘配套碳碳刹车片。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电气设备行业碳碳热场深度2:供需格局与延展方向展望-210911(15页).pdf)为本站 (半声)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