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对装备企业产生滞后冲击,电气、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受冲击最剧烈,汽车行业受冲击最快速。自2020 年10 月以来,钢铁、化工原料、有色金属等大宗原材料价格已上涨40%以上,已达到 2008 年 6 月以来历史最高水平。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行业产生影响。一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上升。据测算,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每上涨一个单位,行业整体成本增加102.6 亿元,增加0.56%,其中,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电气行业受到的成本压力最大,尤其电气行业因钢铁价格上涨,企业经营成本随之增加18%。二是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在营业收入同比增速高于工业 4
2、.6 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利润同比增速比工业低26.6 个百分点,明显低于工业整体水平。三是对装备制造业带来滞后效应。受新冠疫情影响,为应对供应链中断风险,装备和汽车企业普遍比往年提前储备了更多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库存,上游涨价影响向下游的传导存在滞后性,后续影响可能会更大。据测算,原材料价格上涨对装备制造业的冲击平均滞后4 个月,且不同细分行业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产业链供应链受阻,原材料和关键元器件缺货导致行业设备生产能力利用率不足,突出表现为汽车行业“缺芯”。当前我国对部分关键金属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对外依存度较高,国产化替代如果进展缓慢,外加疫情扩散不确性,都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供应链体系也带来一定
3、的风险隐患。对于汽车行业,由于芯片供应能力不强,汽车行业显现供应链存在断供风险,行业生产将进一步受阻。从短期来看,由供给端造成的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冲击是暂时的,或将在下半年继续产生脉冲效应,增加恢复产能的难度和成本。从长远来看,在美国和欧盟明确收紧与我国供应链合作的大背景下,推动国产品牌芯片导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成为我国亟需谋划布局的重要任务。装备制造业部分细分行业将进行周期性调整,出现“淡旺季”,导致行业增长不稳定。据有关行业协会和企业反映显示,机械、农机行业出现显著的周期性调整迹象。其中,对工程机械核心企业统计显示,上半年工程机械销售量同比增长从1-2 月的
4、68.9%降至5 月的38.5%,第二季度明显下滑。主要是前期挖掘机过度消费导致了二季度销量下滑,甚至有可能影响下半年行业的持续增长。另外,农机行业也呈现出相似的趋势,一季度拖拉机产销量同比增长 30%左右,但从5 月开始下滑,预计下半年增速回落,下调趋于稳定,叠加农作物生长季节影响,农机行业下半年销量将有“退热”现象。预计企业逐步实现平稳发展,细分行业或将出现进一步分化。预计装备制造业下半年企业效益整体改善,从恢复性增长过度到发展性增长。下半年装备制造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速可能回落到常规水平,利润同比增速将经历更大程度的收敛,预计细分领域工程机械、汽车、农机行业或遭遇更显著降幅。1、以工业机器人
5、、数控机床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回暖趋势明显。工业机器人产业呈现恢复增长态势。疫情冲击加速企业智能化改造步伐,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手机、机械加工等主要行业客户,以及机械加工、食品、塑料和化学等应用需求上涨,预计下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从重点企业看,主要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增速分化明显。有部分企业因原材料备货不足成本上升、项目毛利润下降、项目确认收入时间点延长等造成营收下降。整体来看,预计 2021 年工业机器人企业营收将保持向好趋势。从行业发展看,协作机器人将会成为机器人领域新的增长爆发点。国产协作机器人品牌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提高,预计 2021 年协作机器人产量增速达
6、到较高水平。机床行业有望迎来中长期增长拐点。机床的一般产品寿命约为10 年,目前行业已经进入大约每 7-10 年的商业周期。从规模增速看,作为最典型的通用设备,显著受益于制造业复苏。3C制造、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等领域需求加大有力带动机床市场增长,预计2021 年机床工具行业延续2020 年下半年以来的恢复性增长态势,进入拐点增长期。但后续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滞后效应,下游汽车制造和工程机械两大用户下行压力影响,持续增长动力不确定影响因素会增多。从重点企业看,企业营收和利润较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