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电动车成长新序幕拉开短期关注产业链木桶短板!-210829(18页).pdf

编号:50465 PDF 18页 1.38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电动车成长新序幕拉开短期关注产业链木桶短板!-210829(18页).pdf

1、2020 年之前由于隔膜产能过剩导致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较低,叠加隔膜的重资产属性,隔膜企业除恩捷外大部分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而自 2020 年下半年以来,需求复苏推动隔膜行业产能利用率持续攀升,企业固定成本进入下行通道,盈利有所改善。而进入 2021 年,大部分隔膜厂商产能利用率趋近饱满,摊销成本大幅改善,同时客户端有所优化,部分企业隔膜产品价格已出现结构性上涨,隔膜毛利率也出现环比提升,一改持续下滑态势,其中中材科技实现扭亏,毛利率提升较为明显。展望 2022 年,我们判断隔膜供需紧张态势仍将持续,价格结构性改善叠加良率提升带动成本持续下滑,隔膜企业盈利有望进入持续改善周期。溶剂需求量约

2、为电解液用量的 80%-85%,且对于电解液用溶剂而言,溶剂的纯度对锂电池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微量的杂质会明显影响溶剂的电化学窗口,进而影响电解液的性能。因此在电池级溶剂的生产过程中,溶剂的精制不可或缺,这也是电池级溶剂生产工艺的难点之一。一般在环氧丙烷路线中,前端的碳酸丙烯酯(PC)粗品会进入薄膜蒸发器,在减压环境下浓缩蒸发,得到碳酸丙烯酯精品,再往后道与甲醇反应制得碳酸二甲酯(DMC),而碳酸二甲酯粗品也要经过常压精馏得到碳酸二甲酯精品,越往后端,带入杂质的潜在可能性越高,如在后端电池级碳酸甲乙酯(EMC)和碳酸二乙酯(DEC)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多道精馏,每一精馏环节对温度和压力的控制也不

3、尽相同,最终才能获得纯度在 99.99%以上的电池级溶剂产品。因此国内虽然工业级溶剂,尤其工业级DMC 产能相对过剩,但大部分企业在溶剂精馏提纯上缺乏经验技术,导致电池级溶剂技术长期没有外溢,形成相对稳定的供需格局。而 2021 年来随着新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后续潜在的六氟磷酸锂产能扩张,电池级溶剂有可能成为电解液产业链中的瓶颈环节。与偏大宗的工业级溶剂不同,电池级溶剂由于催化剂选择要求高、提纯难度大,整体国内能做的企业偏少。以 DMC 为例,国内名义产能达到 92.6 万吨,实际有效的产能也在一半以上,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但大部分企业只能从事工业级 DMC 的生产,纯度大概在 99.9%左右

4、,而电池级 DMC纯度要求至少达到 99.99%,有些超纯级产品要求甚至达到 99.999%,有能力生产的企业屈指可数,国内目前基本只有四五家,此外有少数企业尝试生产,格局更为优异,其中龙头企业石大胜华占目前电池级 DMC 产能一半以上。此外像电池级 EC 产能也基本集中在石大胜华、东营海科、奥克化学、辽宁港隆、营口恒洋、中科宏业等少数几家企业,技术难度更高的电池级 EMC 更是集中于石大胜华、东营海科、辽宁港隆、辽阳百事达等少数企业,相较工业级溶剂而言格局十分优异。溶剂需求存在结构性升级,EMC 有望成为主流。由于高镍电池、刀片电池及 CTP 技术的应用,电解液的介电性和安全性等要求不断提高,其中 EMC 兼具 DMC 和 DEC 的特性,拥有良好的溶解性、介电常数高、低温性能好,能有效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和放电容量,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成为链状添碳酸酯溶剂中的优良选择,天赐材料的液体六氟产品、比亚迪的弗迪电池以及时代思康的LiFSI 溶液,均需要大量的 EMC 作为配方。而由于五种溶剂产品存在工艺的承接关系,其中 DMC又是 EMC 和 DEC 的主要原材料,大部分溶剂企业在没有完全攻克 DMC 技术难点的基础上,也很难快速实现 EMC 和 DEC 等后端产品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DMC、DEC 产品需求有望盈利结构性旺盛。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电动车成长新序幕拉开短期关注产业链木桶短板!-210829(18页).pdf)为本站 (半声)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