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宝安-首次覆盖报告:新技术驱动正负极腾飞新治理有望改善经营-210805(26页).pdf

编号:48247 PDF 26页 1.46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中国宝安-首次覆盖报告:新技术驱动正负极腾飞新治理有望改善经营-210805(26页).pdf

1、硅基负极技术迭代下保持领先位置天然石墨领域一家独大,人造石墨领域加速追赶天然、人造石墨先后国产化,是目前负极材料主流。2000 年前,负极材料被日本企业垄断,主要使用昂贵的中间相炭微球。2000 年贝特瑞成为首家掌握天然鳞片石墨的球形化技术的企业,并实现天然石墨国产化。先后推出高容量天然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等,打破日本企业垄断。2005 年杉杉股份完成人造石墨国产化,此后至今两种石墨类材料成为主流负极材料。天然石墨成本低、比容量和压实密度高,人造石墨在长循环、高温、高倍率上有优势。 成本:天然石墨一般无石墨化工序,成本更低。从二者生产流程来看,人造石墨需要进行石墨化工序,且高端产品需进行炭化,用电

2、能耗比和碳排放较大,故人造生产成本高于天然石墨。 能量密度:天然石墨更有优势,但人造在逐渐逼近。核心指标看克容量(天然在355- 370mAh/g,人造在 280-365 mAh/g)、压实密度(天然在 1.6-1.8,人造在 1.4-1.7)、首次充放电效率(天然在 95%以上,人造在 92%以上)。 其他性能:天然石墨具有规则的层状结构,锂离子在嵌入时速度十分缓慢,且由于材料各向异性较高,极易导致活性物质与集流体接触不充分,从而造成天然石墨倍率性能较差,但目前也在运用各种改性工序改进。我们认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各有优势,二者会长期共存。各电池厂商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客户对电池性能的不同要求,结合自身电池技术体系,综合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温度性能、循环寿命、安全性和成本等因素选择不同材料,目前来看人造应用更多,20 年国内占比在 84%。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中国宝安-首次覆盖报告:新技术驱动正负极腾飞新治理有望改善经营-210805(26页).pdf)为本站 (X-iao)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