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有望进一步提速,2020-2025 国内配套一体化供应链市场需求保守估计有 3 倍空间。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 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左右。2020 年我国的汽车销量为 2531.1 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 136.7 万辆,渗透率约为 5.4%,简单按每一辆汽车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价格相同来计算,2020 年新能源汽车的一体化供应链市场规模为 187.45 亿元。假设 2025 年汽车销量为 2500 万辆,新能源汽车当中插电混动(由于同时有燃油发动机和电机,供应链更为复杂)与纯电的销量比例维持不变,且由于规模效应的体现,
2、单车供应链服务的价格下降15%,则 2025 年新能源汽车一体化供应链的市场规模约为 582.65 亿元,为 2020 年的 3.11倍。 电动化浪潮兴起,更高的模块化率为国内一体化供应链企业创造入场机会。相比于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更容易实现模块化,根本原因在于三电系统等零部件之间以柔性的电缆连接,与燃油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之间完全以硬性的机械连接有所不同,且所占的体积比燃油发动机更小,剩下的电池虽然体积较大,但更容易在底盘上进行布置。在物流层面,以动力电池为核心架构的新能源车机械零部件数量相比燃油汽车大量减少,并且电驱系统和电子电气设备早已经在零部件层面实现了集成,
3、因此一体化供应链的难度有所下降,为国内公司提供了参与的机会,亦为后续的增值服务打开了空间。 初创电动车公司供应链能力不足,需要一体化供应链公司帮助共同研发物流系统,相关供应链公司有望伴随汽车公司共同成长。不同于国产燃油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展现出了较强的产品力和竞争力,如蔚来、小鹏、理想等品牌均取得了较高的关注度,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势力汽车品牌有望受益于本轮全球电动化浪潮,取得销量的高速增长。而在当前阶段,由于新势力的体量还较小,支付能力亦可能偏弱,国内的物流供应链公司以其更强大的资源网络和更低的人工成本及收费,可以成为新势力在建立智能化工厂和供应链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对于供
4、应链公司而言,虽然期初的利润率可能相对偏低,但是有望在未来的市场中取得更高的份额,且规模效应的提升可以让成本迅速下降。合作的深化、拓张是公司竞争力的表现,亦是客户黏度的加深。公司成立初期,凭借位于华东苏州地区的区位优势并利用华东苏州地区较为丰富的资源和客户需求,通过招标方式进入联想华东内部及华东-华南等地区运输业务,随后在提供业务的过程中,公司凭借良好的服务效率、快速响应能力、服务质量以及不断提升的物流信息技术、逐步建设完善的综合物流管理平台等,逐步拓展与联想集团的合作范围和领域并不断深入,在运输业务之外逐步提供仓储服务、关务业务,陆续中标获得了香港本地派送业务、联想集团成品的集拼仓储服务业务
5、、合肥联宝 VMI 仓储服务业务、联想集团手机成品仓储服务业务、摩托罗拉武汉至香港跨境运输业务等,目前公司已经深度嵌入联想集团原材料物流、生产物流、成品物流以及逆向物流等供应链的全流程。对于制造企业而言,由于切换物流供应商便意味着生产的节奏、可视化都面临潜在的影响和磨合期,一旦选定合适的物流便不会轻易更换,以避免高昂的转换成本,据公司披露,公司超过 50%的客户已经合作 5 年以上。 证明自身服务能力后,对同类型客户具有示范效应,有望带来业务的延展和裂变。公司与联想形成合作并逐步加深的过程中,开发了大量电子信息产业的客户,包括索尼电子、台达电子、光宝科技、大联大控股、康宁公司、伟创力等全球知名电子信息行业客户资源,为 2000 余家电子制造及配套厂商提供综合物流供应链,竞争力和能力边界得到不断完善。今年一季度 VIVO/OPPO、新华三、新金宝、奇宏等客户业务规模增长 1 倍以上,康宁、光宝、罗技等客户增幅 90%以上,新客户增量贡献约占增量总额的 10%,我们认为公司营收快速扩张的奇点已至,看好公司营收实现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