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期報告2020李氏大藥廠控股有限公司1中期財務報表李氏大藥廠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董事)謹此呈報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 本集團)截至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未經審核綜合中期財務業績(中期業績)連同二零一九年同期的比較數字。中期業績未經審核,惟獲本公司核數師恒健會計師行有限公司(核數師)按照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的 香港審閱工作準則 第2410號 實體的獨立核數師對中期財務資料的審閱 進行審閱。本公司審核委員會於向董事會(董事會)推薦中期業績以供批准前,亦已與管理層及核數師審閱中期業績。業務回顧回顧期內的市場增長放緩,惟來自原材料成本、製造及行政管理費用的通脹壓力仍然高企。加上中美緊
2、張局勢白熱化、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蔓延等負面因素影響,中國營商環境於回顧期內依然低迷。於回顧季度內,用於外科手術的藥物(如 立邁青及 速樂涓)受到的影響最大,原因是醫院擔心COVID-19感染再次爆發,仍然傾向押後進行非急需外科手術,惟按季比較始見回升。立邁青及 速樂涓於回顧期內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減少31.8%及23.5%,與第一季度的跌幅分別33.1%及34.8%相比則有所改善。尤靖安於回顧期內獲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列為COVID-19疫情防控的緊急戰略物資之一,銷售額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與去年同期相中期報告 20202比減少13.4%。另一方面,慢性疾病藥物需求於
3、回顧期內較為強韌。可益能及 再寧平收益分別增長18.6%及1.6%,而 菲普利的收益則減少14.0%。於二零二零年三月及時獲得批准的曲前列環素注射劑仿製藥自本年度第一季末起即時貢獻收益,抵銷於二零一九年末終止分銷 瑞莫杜林所流失的部分收益。本年度第二季度的收益為283,732,000港元,較去年同一季度減少12.6%,惟較緊接的二零二零年第一季度增長3.9%。二零二零年上半年的收益為556,716,000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4%,人民幣亦按年貶值5.1%。引進產品的銷售額佔本集團收益的60.9%(截至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55.4%),而專利及仿製產品的銷售額則佔本集團收益的39.
4、1%(截至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44.6%)。於二零二零年上半年,本集團的毛利減少36,708,000港元或9.1%。本集團於本年度第二季度的毛利亦減少28,229,000港元或13.2%。於本年度第二季,本集團的毛利率為65.2%,較去年同一季度的65.7%輕微減少0.5個百分點。於截至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本集團的毛利率為65.7%,較去年同期稍為減少0.5個百分點。繼第一季度COVID-19大流行導致本集團的新藥研究及開發(研發)活動放緩後,第二季度的研發活動逐步恢復,而二零二零年上半年的研發活動開支為151,136,000港元(截至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159,
5、736,000港元),相當於回顧期內收益的27.1%(截至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26.3%)。其中,75,160,000港元(截至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78,812,000港元)已確認為費用,而75,976,000港元(截至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80,924,000港元)已資本化為無形資產。李氏大藥廠控股有限公司3本集團繼續實施嚴格的成本控制措施,以減輕其他領域的成本壓力。然而,本集團於回顧期內分配更多資源至市場銷售團隊,以開拓新分銷渠道及為推出新產品做準備。因此,回顧期內的銷售及分銷費用與收益比率升至21.9%(截至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17.8%)。於回顧期
6、內,原訂於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屆滿的 再寧平產品特許在得到補償下提早終止。鑒於在中國已有多種樂卡地平的仿製藥可供選擇,本集團相信於此時提早終止此產品不僅帶來短期財務禆益,更開拓空間讓本集團於不久將來推出仿製版本,長遠促進業務蓬勃發展。本集團已就此確認41,208,000港元的一次性補償收入。此外,去年同期本集團旗下擁有65%權益的附屬公司中國腫瘤醫療有限公司(COFL)產生非經常性虧損約108,600,000港元,有關虧損乃因終止用於治療晚期肝癌的Pexa-Vec第III期臨床試驗後的無形資產減值而產生,而回顧期內則並無錄得大額無形資產減值,因此,於二零二零年上半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純利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