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人工智能技术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CV),智能语音和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主要研究人类如何与计算机通过自然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需要通过语言表达,语言建模,机器翻译,语言生成等技术实现。计算机视觉主要通过模仿人类的视觉系统来获取近似于人类的获取、认知和理解分析图像和视频的能力,主要通过图像分类,目标检测,目标跟踪和内容理解等技术来实现。智能语音则是通过分析理解合成人类的语音从而达到机器人与人类进行语音交流的过程,主要通过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和语音测评技术来实现。知识图谱将知识通过节点和关系以网状形式呈现出来,可以用于挖掘不同领域的融合关系。目前专用型的人工智能
2、已经覆盖了许多不同的商业化场景应用,其中消费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是商业化的主流。伴随着产业升级,人工智能+产业正在成为未来深耕发展的方向,通过人工智能赋能以制造业,交通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为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人工智能最直接的应用在于自动实现,除了可以替代传统自动化设备可以完成的重复性、危险性工作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完成一些复杂的、专业的、灵活的、需要一定学习能力才能完成的工作。在这些工作中,人工智能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力开销,为企业带来明显的效益,提升企业的商业竞争力。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处理分析海量数据,对用户进行精确画像,通过对多元异质数据进行联合建模可以实现个性化的需
3、求分析和管理。人工智能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和分析建议,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未来将成为企业管理者的标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海量数据来达到对资源的高效调动和精准配置,可以提升资本的效率、速度和准确性,将资本资源精准地投放到关键领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把握市场商机,降本增效提升资源利用率,同时通过风险管理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2017 年,人工智能被首次写入到政府工作报告中, 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
4、+。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 2019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人工智能的描述也由“加快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变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可见在国家层面上,对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技术研发领域,2019 年 12 月,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人工智能中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 10 月,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累计 44 万余件,超越美国成为 AI 领域专利申请量最高的国家。百度、腾讯、微软、浪潮、华为专利申请数量名列前五。在创投领域,2014-2019 年 Q3,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总计共有 284
5、5 起投融资事件发生,总计融资金额为 3583.65 亿人民币。平均融资规模除在 2016 年有所回落外,总体呈现跨越式走高之势,从 2014 年的平均融资额 0.65 亿人民币增长至 2019 年的 2.27 亿人民币,增长率达 249.23%,资金流向头部项目的趋势明显。目前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力主要集中在技术层和应用层。目前视觉分析技术在智慧港口中的应用仍然处于初级应用阶段,主要集中在港口生产作业一线。从港口内部生产作业角度可以分为集装箱横向流转(智能理货、自动驾驶)和纵向生产管理(智能安防、司机行为分析)两个层面。智慧港口作为智慧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探索视觉分析技术在物流服务链和协同港口网上的深度应用。理货也称对货,港口理货是指船方或货主根据运输合同,在装运港和卸货港收受和交付货物时,委托港口的理货机构代理完成的在港口对货物进行计数、检查货物残损、指导装舱积载等工作。简单来说,主要是确认从货轮上卸下/装上的货物是否与来接货/送货的车辆信息相匹配。码头环境艰苦恶劣且风险较高,传统的基于人工的理货方式,不仅准确率低,效率低还容易发生各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