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研报】区块链行业:区块链新基建(二)区块链+物联网深挖数据价值和智能场景-20200727[17页].pdf

编号:3946 PDF 17页 1.72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研报】区块链行业:区块链新基建(二)区块链+物联网深挖数据价值和智能场景-20200727[17页].pdf

1、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2020 年 07月 27日 区块链区块链 区块链新基建(二) :区块链区块链新基建(二) :区块链+物联网,物联网,深挖深挖数据价值和智能场景数据价值和智能场景 基于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区块链的物联网市场前景:市场前景:万物互联时代,数据价值越万物互联时代,数据价值越发重要发重要,物联网,物联网 +区块链的融合创新将成为新的行业趋势。区块链的融合创新将成为新的行业趋势。利用物联网终端设备安全可信执 行环境,可以将物联网设备可信上链,从而解决物联网终端身份确认与数据 确权的问题,保证链上数据与应用场景深度绑定。区

2、块链能够确保数据安全 与隐私保护,物联网络完成身份验证、访问授权,具备链上数据具有不可篡 改、 可追溯的特点。 把区块链运行机制作为数据市场确权和交易的市场规则, 能够解决数据隐私“痛点”,使得数据市场的规范交易成为可能,是物联网 由数据采集向场景应用深度融合的基础。 区块链区块链+物联网行业与全球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物联网行业与全球经济发展相辅相成,智能智能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应用场景日益丰富。物 联网行业应用主要分为工业、消费和民生三个主线,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断 增加,发展前景广阔。其中,工业与消费物联网基本同步发展,从供给侧和 需求侧共同发力,助力各个行业全面实现转型升级。民生物联网则从安防

3、、 消防、公用事业等领域入手,在全国范围内部署窄带物联网(NB-IOT)技 术,以支持智慧城市、共享单车以及智慧农业等应用,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城 市立体化信息采集系统。区块链赋能多种行业应用,使得物联网向场景应用 深度融合进一步发展。 融合优势凸显,物联网企业纷纷布局区块链技术。融合优势凸显,物联网企业纷纷布局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是物联网深入智能 场景的数字基石,二者的交集主要发生在云端,因此,需要采用软硬结合的 方式来确保可信数据上链, 尤其要注重在终端设备硬件底层部署可信数据上 链能力,从根源杜绝被篡改风险。国内厂商广和通已研制出区块链模组 L610,这是全球首款基于紫光展锐物联网芯片平台春藤

4、 8910DM 以及摩联 科技 BoAT 区块链应用框架的 LTE Cat 1 区块链模块,能够确保数据上传到 云的同时将数据特征值上链,实现“链上-云上”数据可信对应,全面支持 L610 的可信数据上链。 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企业区块链模组联盟等多方助力,结合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企业区块链模组联盟等多方助力,结合区块链与区块链与 AIoT、TEE技术打造具备分布式智能的物联网。技术打造具备分布式智能的物联网。区块链融合 AIoT、TEE 等 技术, 为分布式智能网络提供信任机制和隐私保障, 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催生了大量相关基础网络服务。2019 年,由国家信息中心牵头,中国银联 与中国

5、移动等共同发布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发布,聚焦技术底层,为服务 方、应用方、开发方提供低成本的国家级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终端的智能 化程度为物联网模组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11 家国内企业已于 2019 年共同 发起区块链模组联盟。同年,美格、移远等企业发布全球首批多款区块链模 组,快速实现物联网设备数据的上链业务,物联网终端的行为决策将不再完 全依靠中心云平台,行业即将迎来分布式智能的时代。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建议关注布局区块链+物联网产业链相关公 司,包括:物联网模组供应商:移远通信、广和通、美格智能、有方科技、 高新兴、移柯通信(839956.OC)、利尔达(832

6、149.OC)等; 产业应用场景:易见股份、东港股份、安妮股份、远光软件、华宇软件、浙 商银行、海康威视;网络运营商:中国联通。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区块链商业模式落地不及预期;区块链技术发展不达预期。 增持增持(维持维持) 行业行业走势走势 作者作者 分析师分析师 宋嘉吉宋嘉吉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9010002 邮箱: 分析师分析师 任鹤义任鹤义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9040002 邮箱: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1、 通信:工信部再发文!从 3 点边际变化,看工业互 联网发展提速2020-02-25 2、 区块链:布隆伯格建言加密货币监管框架,央行发 布金融分布式账本规范 202

7、0-02-24 3、 区块链:央行发布金融分布式账本规范 、区块 链金融有望提速2020-02-24 2020 年 07 月 27 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内容目录内容目录 1 核心观点 .3 1.1 核心推荐逻辑 .3 1.2 我们区别于市场的观点 .3 2 物联网与区块链结合前景广阔.3 2.1 区块链助力物联网络成为可信数据网络.3 2.2 区块链数据确权:物联网由数据采集向场景应用深度融合的基础 .5 2.3 区块链+物联网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6 2.3.1 工业与消费应用深入场景、快速发展.6 2.3.2 物联网助力民生基础设施应用 .7 3 区

8、块链是物联网深入智能场景的数字基石 .9 3.1 区块链与物联网加速融合,从数据源头实现可信上链.9 3.2 结合区块链、TEE,打造具备分布式智能的物联网 . 10 3.3 案例分享 . 12 4 投资建议 . 15 风险提示 . 16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 1:全球物联网连接数预测 .4 图表 2:阿里云物联网区块链方案技术架构.5 图表 3:华为云区块链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交易确权示意图.6 图表 4:“物联网+区块链”的应用场景 .6 图表 5: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预测(亿元) .7 图表 6:车联网及 ADAS 功能网普及率.7 图表 7:5G R16 标准赋能车联网行业应用 .7 图

9、表 8:城市道路照明灯数量(百万盏)及增长率 .8 图表 9:大云物联智能照明解决方案配套产品 .8 图表 10:2019 年区块链业务技术成熟度曲线 .9 图表 11:区块链模组 L610 . 10 图表 12:美格智能发布三款区块链模组产品 . 10 图表 13:传统物联网服务平台 . 11 图表 14: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业务平台. 11 图表 15:区块链服务网络(BSN)的整体构架 . 12 图表 16:摩联科技 BoAT 助力区块链模组 . 13 图表 17:高价值产品防伪与数字化解决方案 . 13 图表 18:部分签约客户及合作伙伴 . 14 图表 19:华为区块链三位一体架构:形

10、成云平台+网络+可信硬件执行环境端到端保障 . 15 rQpQmMqPtMnPwOpQqMqPsRaQ9R6MnPrRsQmMiNnNpQfQoMxO8OrRvNwMtQvMMYmMoO 2020 年 07 月 27 日 P.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1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1.1 核心推荐逻辑核心推荐逻辑 区块链的数据防伪、可追溯的特点与物联网结合,将催生更多的智能应用场景,充分挖区块链的数据防伪、可追溯的特点与物联网结合,将催生更多的智能应用场景,充分挖 掘数据价值掘数据价值。物联网作为线下应用场景数据前沿抓手,其核心痛点在于数据的真实性和 安全可信的执行环境,而

11、区块链正是为数据(包括设备信息)提供确权和安全保障的数 据库技术;两者在场景中的结合,将使得物联网终端在身份验证、数据确权的情况下挖 掘智能应用,激活物联网终端的“智慧” 。将在溯源、存证、供应链等诸多产业环节发挥 关键作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1.2 我们区别于市场的观点我们区别于市场的观点 市场低估了市场低估了区块链与物联网结合的潜力区块链与物联网结合的潜力。市场一般认为区块链是一种加密技术,而物联 网终端则是数据采集的前端,从而忽视了产业的痛点终端数据采集的安全性以及终 端的智能化。区块链正是从数据确权、身份验证等角度作为切入点,解决了这个痛点。 为线上线下应用场景的深度结合提供了一个

12、安全、可信的执行环境,为物联网终端注入 了智能化,在此基础上,物联网终端不再仅仅是一个数据采集的前端,而是引入了独立 的节点身份和智能化能力。在传统的云中心平台控制模式基础上,带来更多的应用潜力 和智能化场景。 2 2 物联网物联网与与区块链区块链结合前景结合前景广阔广阔 在数据价值挖掘方面,物联网目前面临的痛点是终端所采集数据的安全可信以及终端设 备的智能化,使得物联网终端成为可信执行环境,解决数据源头造假问题,从而推动数 据要素市场化进程。目前,还需要完成以下三项工作: 1)数据源终端的身份确认:即确保数据源采集终端具有独立的、可管理的身份 ID; 2)数据确权:确保产生的数据不被篡改、防

13、止数据污染和数据安全; 3)数据资产化:实现数据价值资产化、可交易。 传统的云中心平台控制终端的模式,物联网终端只能说被平台控制的终端,不具备独立 决策与智能化,而与区块链结合,使得物联网终端可以获得独立可验证的节点身份,这 为其智能化带来的可能。物联网终端的智能化可以带来更多的丰富的应用场景。 区块链与物联网结合,将有助于打造可信数据网络,催生出诸如分布式智能等新的应用 场景,推动数据市场化进程。区块链能为终端提供身份证,保证数据的所有权,并提供 数据价值交换的基础环境,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2.1 区块链助力物联网络成为可信数据网络区块链助力物联网络成为可信数据网络 万物互联时代, 数据价

14、值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之而来的是对终端身份验证、 隐私保护、万物互联时代, 数据价值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之而来的是对终端身份验证、 隐私保护、 数据可信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数据可信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据 GSMA 预测,2025 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 252 亿。简单说,如何确认海量的终端身份信息、如何确保终端采集数据真实可信、如 何从终端角度保护网络数据安全?从而进一步的问题是,如何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开发 更多的智能应用场景? 2020 年 07 月 27 日 P.4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1:全球物联网连接数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GS

15、MA、国盛证券研究所 物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的融合创新将成为物联网行业新的探索方向。区块链的融合创新将成为物联网行业新的探索方向。区块链独特的加密特性使 得链上数据具有防篡改、可溯源的特点。物联网实现了海量数据的低成本获取,区块链 则有助于终端身份验证、数据确权以及打造可信执行环境。区块链与 AIoT 结合也将加 速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带来数字时代新商业模式的更多可能。 区块链链上数据具有区块链链上数据具有不可篡改、不可篡改、可追溯可追溯的特点,但无法的特点,但无法解决链下场景与链上数据的深度解决链下场景与链上数据的深度 绑定绑定、源头数据辨伪问题。、源头数据辨伪问题。广泛分布的物联网终端是场景

16、数据的重要来源,但如何管理 物联网终端,使得每一个终端都具有源头防伪、数据可验证、可追溯,使得终端成为网 络中可辨别、身份独立的节点,是物联网网络数据价值挖掘的一个突出的痛点。 利用利用物联网终端设备安全可信执行环境,物联网终端设备安全可信执行环境,将物联网设备可信上链,从而将物联网设备可信上链,从而解决解决物联网终端物联网终端 身份确认与数据确权身份确认与数据确权,保证链上数据与应用场景深度绑定。,保证链上数据与应用场景深度绑定。在应用场景中,物联网终端 设备无法独立完成用户身份验证、数据授权,这是数据源头造假的根源。通过区块链, 则可以完成对物联网终端进行身份验证、数据确权包括设备信息、环

17、境和时间等标 签信息实时上链存证固定,从而完成具体场景中的物联网络在链上获得不可篡改、可追 溯的独立“身份信息” ,使得每一个终端都成为链上的节点;在具体场景应用中,可以通 过链上完成设备身份核验、数据确权,闭环整个数据管理周期。 以阿里云物联网设备可信上链解决方案为例,该解决方案将物联网终端设备改造为安全 可信执行环境, 解决物理世界源头数据造假的问题, 保证上传到区块链数据真实、 可信。 具体解决方案是由集成方应用集成物联网设备可信上链 SDK ,通过 SDK 的设备身份 授予以及用户身份核实等基础安全能力,结合 SDK 的环境感知计算能力,对线下数据 进行采集锚定,并将锚定的数据指纹和环

18、境指纹实时上链存证固定。集成方可以依据业 务诉求,通过可信验真服务对线下数据进行验真。其优势包括: 1)设备可信保证:设备可信保证:提供多种设备可信保证机制,可根据商户情况选择可信保证方案, 轻松改造采集设备。对设备数字签名进行校验,严控数据源头,避免源头数据作假; 2)身份可信保证:身份可信保证:通过设备端对真实用户进行身份核实,确保设备被合法身份使用, 排除替代使用或者误使用导致的业务风险; 3)环境可信保证:环境可信保证:提供设备环境指纹采集能力,通过设备采集多传感的信息和信号, 锚定采集数据当下的设备环境指纹。在需要的时候为后续的数据验真提供多维手段,避 免位臵、时间等关键数据指被模拟

19、或篡改; 4)数据指纹上链:数据指纹上链:不侵犯源头数据隐私,将数据提取指纹从物联网设备端直接上链, 避免上链环节中被篡改。 20 24 29 35 43 52 63 75 91 107 126 147 171 197 224 252 21.0% 21.0% 21.0% 21.0% 21.0% 22.3% 18.9% 21.3% 17.6% 17.8% 16.7% 16.3% 15.2% 13.7% 12.1% 0.0% 5.0% 10.0% 15.0% 20.0% 25.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

20、0182019E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亿) YOY(%) 2020 年 07 月 27 日 P.5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2:阿里云物联网区块链方案技术架构 资料来源:阿里云官网、国盛证券研究所 2.2 区块链数据确权:物联网由数据采集向场景应用深度融合的基础区块链数据确权:物联网由数据采集向场景应用深度融合的基础 区块链的运行机制成为数据市场确权和交易的市场规则,解决数据隐私“痛点” 。区块链的运行机制成为数据市场确权和交易的市场规则,解决数据隐私“痛点” 。在区 块链网络中,用户的

21、隐私数据可以在区块链账本中进行确权,他人难以突破区块链网络 的加密规则侵犯用户隐私数据;在用户的授权下,通过区块链 Token 完成数据使用的支 付交易。区块链解决了当下数据隐私的行业“痛点” 。无论是移动端本地数据,还是存储 在分布式节点的其他数据,在区块链网络管理下,用户享受对数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区块链解决了数据的确权,数据市场的规范交易成为可能。区块链解决了数据的确权,数据市场的规范交易成为可能。一旦区块链解决了数据的确 权问题,移动端的本地数据和托管在中心的服务器内的数据都不能被他人公开“免费” 地访问和使用。 用户可以授权互联网公司的 AI算法使用数据进行训练, 移动端的本地数

22、据将不会被上传至云服务器,这既规范了数据市场又解决了数据隐私问题。用户将在未 来的互联网世界,因自身的数据而受益。 物联网业务和设备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来存储和访问物联网数据,区块链通过设臵数据安 全与隐私保护策略,使得只有获得约定许可的物联网设备和业务可以访问并处理约定数 据;同时,对于未获许可的物联网设备和业务,它们全部(或部分)可以存储加密的物 联网数据,但无权进行解密和使用。物联网与区块链相结合,有利于数据的收集、存储 和管理,同时利用区块链数据上链后不可篡改的特性,实现了数据确权,使得物联网终 端可以进行有效地进行数据处理。 2020 年 07 月 27 日 P.6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

23、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3:华为云区块链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交易确权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为云区块链白皮书、国盛证券研究所 区块链赋能行业应用,物联网由数据采集向场景应用深度融合发展。区块链赋能行业应用,物联网由数据采集向场景应用深度融合发展。 “物联网+区块链” 的应用场景广泛。面向产业领域,可以推动智慧城市、保险金融的行业发展;面向公众 领域,可以增强智能钱包、电子支付等应用效能;面向企业经营,可以提升产权管理、 大数据交易等服务能力;面向通信领域,可以完善漫游结算、边缘计算等功能体系。 图表 4:“物联网+区块链”的应用场景 资料来源:“物联网+区块链” 应用与发展白皮书、国盛证券

24、研究所 2.3 区块链区块链+物联网物联网应用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场景日益丰富 区块链区块链+物联网物联网行业行业与全球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与全球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应用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场景日益丰富。物联网行业应用 主要分为三个主线:工业、消费和民生。其中,工业与消费物联网基本同步发展,工业 物联网连接数增长更快。 物联网对制造业生产力的经济影响也最大, 2018 年物联网对全 球制造业的经济影响达 920 亿美元,行业体量占比为 0.40%;预计到 2025 年,物联网 对全球 GDP 影响比重将增加至 0.34%,发展前景广阔。 2.3.1 工业与消费工业与消费应用深入场景、快速应用深入场景、快

25、速发展发展 工业工业物联网物联网即物联网与工业、能源等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形成行业物联网即物联网与工业、能源等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形成行业物联网,面向供给侧, 2020 年 07 月 27 日 P.7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是行业转型升级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关键要素。消费消费物联网物联网即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相融合即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相融合 的移动物联网的移动物联网,面向需求侧,包括穿戴设备、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智能出行、健康养 老等规模化的消费类应用。2020 年 7 月 3 日,国际标准组织 3GPP 宣布 5G R16 标准冻 结,5G 已从人与人的连接扩大到人与物、物与物

26、的连接,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等应用 将加快落地。 以车联网为例以车联网为例: 车联网与智能汽车的有机联合, 称为智能网联汽车 (ICV) , 车辆的智能辅助及联网功能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和成本下 降,智能网联功能的普及率将迎来指数增长。随着 5G R16 标准的完成与车联网技术发 展,智能网联汽车可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图表 5: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预测(亿元) 图表 6:车联网及ADAS功能网普及率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国盛证券研究所 蜂窝车联网(C-V2X)旨在把车与车、车与人、车与道路基础设施连成网,以实现车与 外界的信息交换

27、,主要包括车辆组队行驶、协作通信、自动驾驶、支持远程驾驶四大领 域。 。5G 时代 R16 标准正式开始对基于 5G NR 的 V2X 技术的研究,以通过 5G NR 更低 的时延、更高的可靠性、更高的容量来提供更高级的 V2X 服务。R16 网络可以支持海量 物联网终端同时接入网络, 推动物联网终端成本和功耗的持续降低, 网络能效得到提升; 通过引入中间 SMF 和中间 UPF 特性,更为灵活的支持超大规模网络的部署和边缘计算 应用;通过位臵服务增强,为商业场景、海量终端提供更高精度的位臵服务。 图表 7:5G R16 标准赋能车联网行业应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国盛证券研究所 2.3.

28、2 物联网助力物联网助力民生基础设施应用民生基础设施应用 7126 8052 9038 10653 12619 998 1224 1656 2769 4653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201720182019E2020E2021E 全球 中国 20% 24% 35% 50% 75% 7% 11% 16% 22% 3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201720182019E2020E2021E 车联网功能普及率 L2及L2以上功能普及率 2020 年 07 月 27 日 P.8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

29、页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民生民生物联网物联网主要包括主要包括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包括安防行业、公用事业、消防行业、电动自行车行业包括安防行业、公用事业、消防行业、电动自行车行业 等应用领域,等应用领域,各级市政部门正在加紧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立体化信息采集系统,智慧 城市成为物联网应用集成创新的综合平台。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普及,窄带物联网 (NB-IOT) 技术已在全国范围内部署, 以支持智慧城市、 共享单车以及智慧农业等应用。 以智能灯杆为例以智能灯杆为例:智能灯杆功能丰富,相关企业数量较多,行业集中度低,大型厂商主 要可分为三类:国内三大运营商依托 5G 网络铺设而设计智能灯杆;

30、阿里、华为等企业 利用自身技术与资源优势开展项目; 传统照明企业或高新技术跨界企业进行研发与推广。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和道路照明灯数量的持续增长,各级市政部门对于照明智能化 改造的需求不断扩张,智能灯杆产品对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要求越 来越高。 图表 8:城市道路照明灯数量(百万盏)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盛证券研究所 大云物联提出基于 NB-IoT 路灯控制系统的智能照明物联网解决方案,建立智慧路灯信 息系统,实现基于 GIS 的“五遥”应用、节电绩效评价和路灯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实现 照明节能科学化、故障监测自动化、路灯控制可视化、辅助决策智能化。方案使用了窄方

31、案使用了窄 带物联网(带物联网(NB-IoT)技术,支持待机时间长、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技术,支持待机时间长、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 智慧景观灯杆以智慧路灯为载体,充分利用城市照明路灯杆“供电供网”的特性,为城 市管理信息采集提供物联网接入管道,并提供信息化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民生物联网 致力于全息感知的数据采集分析,架构物联网管理平台,实现市政大数据挖掘和数据关 联的有效应用,是智慧城市建设、集成城市基础传感设施网络的重要载体。 图表 9:大云物联智能照明解决方案配套产品 资料来源:大云物联官网,国盛证券研究所 0% 2% 4% 6% 8% 10% 12% 0 5

32、 10 15 20 25 30 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城市道路照明灯(百万盏) YOY 2020 年 07 月 27 日 P.9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3 区块链是物联网深入智能区块链是物联网深入智能场景的数字基石场景的数字基石 3.1 区块链与物联网区块链与物联网加速融合加速融合,从,从数据数据源头实现可信源头实现可信上链上链 随着随着物联网与区块链融合的优势凸显,全球物联网企业纷纷布局区块链技术。物联网与区块链融合的优势凸显,全球物联网企业纷纷布局区块链技术。2019 年, 物联网业务解决方案即将接近过

33、热期顶峰,亟需通过新技术与企业系统进一步集成,优 化决策体系。区块链技术的产业应用日趋成熟,即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与物联网相融 合的优势逐渐凸显。Gartner 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 75%的物联网技术已经采用或计划 在 2020 年底前采用区块链技术。 图表 10:2019年区块链业务技术成熟度曲线 资料来源:Gartner,国盛证券研究所 目前,物联网和区块链之间的交集主要在云端,基于从物联网设备采集到的数据,通过 软件方法实现物联网数据上链。然而如果物联网终端设备的硬件底层架构上,尚未部署 可信数据上链能力,那么从终端设备源头产生的数据仍可能存在被篡改的风险。另一方 面,仅仅作为数据采集

34、的抓手,终端还不能成为独立可以验证的身份,进而阻碍其向智 能化演进。 软硬融合软硬融合,为终端设备,为终端设备底层底层赋能,赋能,部署可信数据上链能力部署可信数据上链能力。可信的物联网终端设备,将 能够与区块链共识信任机制一起有效降低安全风险,最终实现基于区块链共识信任机制 的商业闭环。更进一步来说,考虑到物联网的发展趋势,未来终端与终端之间的直接底 层通信将成为普遍场景。因此,想要真正实现更高程度的全流程数据上链,必须通过软 硬结合的方式,在终端设备硬件底层部署可信数据上链能力,打通物联网+区块链的关 键一环,从数据源头实现上链。产业已经在这个方向上开始积极探索,例如广和通目前 已研制出区块

35、链模组 L610, 这是全球首款基于紫光展锐物联网芯片平台春藤8910DM 以 及摩联科技 BoAT(Blockchain of AI Things)区块链应用框架的 LTE Cat 1 区块链模块, L610 实践“物联网+区块链”的融合创新,旨在赋能物联网应用全新的价值。通过全场 景连接解决方案,紫光展锐将构建底层的安全可信环境,并为区块链应用平台打通与物 理世界连接,完成安全的数据采集与通信功能,最终在春藤 8910DM 上落地。L610 模块 在带宽、时延、移动性、语音方面,可以替代传统 2G、并且在基站容量上有大幅提升; 单天线设计进一步优化了终端成本,采用与现有 Cat 4 一样的外围方案,功能稳定。此 外,L610 在应用层集成了摩联科技的 BoAT SDK,使 L610 具备访问区块链和调用智能 2020 年 07 月 27 日 P.10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合约的能力,确保在数据上传到云的同时将数据特征值上链,实现“链上-云上”数据可 信对应,全面支持 L610 的可信数据上链。 图表 11:区块链模组L61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国盛证券研究所 物联网智能终端数据上链为物联网智能终端数据上链为新的智能场景最为迫切的需求新的智能场景最为迫切的需求。2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研报】区块链行业:区块链新基建(二)区块链+物联网深挖数据价值和智能场景-20200727[17页].pdf)为本站会员 (风亭)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