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新制药:被严重低估的优质标的,预计市值有望达到200 亿以上南新制药主要逻辑梳理南新制药手握 1+2+X 创新&消费级产品梯队,预计市值有望达到 200 亿以上。存量品种帕拉米韦注射液在疫情较严重的 2020 年仍然表现出了 54%的增速,后续有望看到持续高速的增长。狂犬单抗和帕拉米韦吸入溶液两大单品报产在即,处于爆发前夜。公司后续还有其他管线,看点丰富,逻辑清晰,建议重点关注。1)第一个大单品:帕拉米韦注射液(存量品种),1 类创新药,唯一的注射用抗流感药,进医保之后快速放量,在疫情较严重的 2020 年仍然表现出了 54%的增速,后续有望看到持续高速的增长,峰值销售有
2、望达到 20-30 亿,未来潜力巨大。帕拉米韦注射液是国内唯一的注射用抗流感用药。由于轻症患者仅需单次静滴,因此帕拉米韦注射剂的患者依从性也较好。此外,帕拉米韦在有效率、退烧速度、症状缓解时间、安全性等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帕拉米韦近年来实现快速放量,2017 年进医保之后,2018 年销售额 1.5 亿元,2019 年 5.2 亿元,2020 年 8 亿元,超高速放量中。2020年受疫情影响,流感患病人数减少一半多,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之下,帕拉米韦注射液仍然实现了 54%增速,若疫情控制达到稳态,预计能看到持续快速的放量。公司近两年在拓展基层市场,覆盖医院还有 2-3 倍空间,抗病毒用药基层
3、潜力更大,这是未来的潜在强力增长点,我们保守预计,未来三年有望维持年化 50%的销售增速。2)第二个大单品:狂犬单抗,中美双报国际化质量,兼具创新+消费属性,3-5 年内仅2 家,百亿级别市场,峰值销售有望达到 30-40 亿。狂犬病的预防不仅需要主动免疫(注射狂犬疫苗),也需要叠加被动免疫来达到 100%预防。目前中国需要接受预防狂犬被动免疫的预计有 1200-1400 万人左右(2020 年狂犬疫苗批签发数量达到近年高点),按照狂免(目前使用的被动免疫产品)人均 1000元/人估算,市场空间超过 100 亿元。但狂免作为血制品,产能受限,2019 年销售额仅20 亿元左右(根据药智网以及米
4、内网医疗终端分布数据,2019 年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全国签发金额为 19.59 亿元),有 80 亿的市场空缺。狂犬单抗产品不受产能限制,有望成为未来狂犬被动免疫主流产品。国内狂犬单抗研发企业较少,仅华北制药与兴盟生物(南新制药正在并购标的)布局。兴盟生物复合制剂理论上具有更全面的中和能力,布局全球多中心临床开拓海外市场,国内外同步进行 III 期临床中,初步临床结果显示优于狂免。狂犬单抗兼具创新+消费属性,绑定狂犬疫苗销售,不受医保控费影响,且支付方通常为责任方,而不是患者本人,因此价格敏感性低。兴盟的狂犬单抗预计今年 5 月完成入组,8 月完成临床,下半年报产,明年获批。我们认为,兴盟生
5、物的狂犬单抗产品有望成为几十亿级别大品种,且有望通过海外授权等方式进一步在海外拓宽销售空间的潜力。3)第三个大单品:帕拉米韦吸入溶液,高壁垒剂型,有望成为全球首款,进攻居家用药市场,适用于流感+流感样症状,对标可威,峰值销售有望达到 30-40 亿。吸入剂型填补了帕拉米韦居家用药场景,且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用药量少、疗效好、安全性佳,有望成为全球第一款抗流感雾化吸入溶液,对标可威(奥司他韦)70 亿国内市场。由于帕拉米韦注射剂已经上市,因此帕拉米韦吸入溶液只需要 I/II 期临床,获免 III期临床,预计今年下半年报产,明年获批。帕拉米韦吸入溶液将适应症拓宽到治疗流感和缓解发热、咳嗽、咽痛、头痛
6、、鼻塞、寒颤、肌肉或关节疼痛、疲劳等流感样症状,市场空间更大。便携式吸入剂型尤其适合老人和幼儿童使用。吸入剂型壁垒高,国内已经获批的产品较少,但一旦获批上市,很有希望成为大品种,比如布地奈德吸入溶液国内销售额高达 80 亿元。我们预计,帕拉米韦吸入溶液也有望成为几十亿级别大单品。预计公司市值有望达到 200 亿以上。我们预计公司 2021 年净利润约 1.88 亿元,增速40%,给40 倍估值,支撑 75 亿市值;狂犬单抗预计销售峰值 30 亿,给3 倍 PS,70%成功上市概率,支撑 63 亿市值;帕拉米韦吸入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