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市场数据市场数据(人民币)人民币) 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18.90 国金计算机指数 5796 沪深 300 指数 5570 上证指数 3607 深证成指 15629 中小板综指 13554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1.春季躁动,计算机板块买什么?-计算机 行业点评,2020.12.15 2.优选赛道,聚焦龙头-计算机行业 2021 年投资策略,2020.12.7 3.板块迎来配置窗口-计算机行业周观 点,2020.10.11 4.重视龙头与低估值改善标的-计算机行业 周观点,2020.9.13 5.数字货币时代加速来临-计算机行业周观 点,2020.8.30 自
2、动驾驶驶向何方?自动驾驶驶向何方? 行业观点行业观点 产业链与市场空间:产业链与市场空间:当前我国自动驾驶正处于 L2 向 L3 级别转化的阶段,预 计 2025 年 L2.5 级别自动驾驶车辆渗透率为 50%,2030 年 L2.5 和 L4 级别 自动驾驶汽车渗透率分别将达 70%和 18%。从产业链上看,仅上游(感知 层、传输层、决策层、执行层)和中游平台层,到 2025 年新增市场空间达 3088 亿元,2030 年可达 7020 亿元,10 年复合增速为 27%。 发展路径发展路径与核心参与方与核心参与方:技术路径上看,欧美等国鉴于其道路的规范化优势 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度,其自动驾
3、驶技术路径以单车智能为主;中国则在 追赶单车智能技术基础上,凭借体制、政策、环境、5G 技术等优势重点发 展车路协同,将车路协议与单车智能结合,有望实现换道超车。从行业发展 来看,自动驾驶参与方主要有传统车企、互联网巨头和造车新势力等三类玩 家。在路径选择上,传统车企在加速技术追赶的同时考虑量产和安全,采用 渐进式发展路径从 L1 逐步过渡到 L2 及以上,当前主要处于 L2.5 阶段;互 联网厂商与造车新势力则凭借其在软件、算法和算力等方面的优势选择跳过 L1/L2 等低级阶段,直接以 L4/L5 自动驾驶为目标跨越式发展,当前部分 L4 级已率先在特定场景的商用车领域落地,乘用车领域正在加
4、速追赶。此外, Tie1 和 OEM等厂商也同步从辅助驾驶层级进入自动驾驶市场。 核心推动力核心推动力:我们认为当前推动自动驾驶产业向前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于四 个方面:1)产业政策不断加码:2020 年 11 月,国汽智联发布最新的我国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明确提出到 2025/2030 年我国 L2/L3 级渗透率为 50%/70%;2)5G 技术加速助力 C-V2X 发展:车联网是 5G 应用的典型场 景,当前我国 5G 基站建成超 70 万个,全球占比超 70%,5G 低延时、高可 靠等特性可加快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的研发进度,同时 C-V2X 技术标准路线 已成为未来自动驾驶发展的通信
5、路线标准,我国在 C-V2X 上拥有较强的先 发优势;3)BATH 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加快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 商业化应用落地;4)特斯拉的倒逼:当前特斯拉市值已超 8 千亿美元成为 名副其实的车企巨头,其 OTA 技术、智能计算平台以及软件定义汽车的商 业模式,带来的汽车领域的革命犹如当年的苹果手机对传统手机行业的颠 覆,特斯拉的鲶鱼效应将加快推进自动驾驶产业不断向前。 计算机领域细分赛道机会计算机领域细分赛道机会:从市场规模来看,我们测算到 25/30 年,自动驾 驶决策层(自动驾驶 AI 芯片、高精地图)达 1138 亿元/2236 亿元、感知层 (激光雷达)达 125 亿元/84
6、5 亿元、平台层(智能座舱)为 810 亿元/1866 亿元;从增速来看,智能座舱增速最快(10 年复合增速达 32%)。建议重 点从产业链上下游筛选各环节技术壁垒高、拥有定价权以及拥有产业协同效 应的细分领域,推荐上游感知层的激光雷达,决策层的操作系统、自动驾驶 加速芯片和高精度地图,中游平台层的智能座舱等。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推荐组合推荐组合:中科创达、德赛西威、四维图新、华阳集团。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自动驾驶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技术瓶颈难以打破;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遇 阻;中美贸易摩擦等。 5419 5889 6359 6829 7299 7769 8239 200203 200503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