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晶盛机电(300316) 证券研究报告公司研究电源设备 1 / 20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长晶技术集大成者,长晶技术集大成者,21 年迎戴维斯双击年迎戴维斯双击 买入(维持) 盈利预测盈利预测与与估值估值 2019A 2020E 2021E 2022E 营业收入(百万元) 3,110 4,031 6,826 8,972 同比(%) 22.6% 29.6% 69.4% 31.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637 861 1,329 1,808 同比(%) 9.5% 35.1% 54.3% 36.0% 每股收益(元/股) 0
2、.50 0.67 1.03 1.41 P/E(倍) 85.45 63.30 41.02 30.16 投投资要点资要点 光伏硅片环节迎扩产潮,晶盛作为硅片设备龙头有望获得可观订单光伏硅片环节迎扩产潮,晶盛作为硅片设备龙头有望获得可观订单 2019 年起隆基、中环、晶科、晶澳、上机数控、京运通、通威等龙年起隆基、中环、晶科、晶澳、上机数控、京运通、通威等龙 头相继启动硅片扩产头相继启动硅片扩产。2020 年下半年,整个光伏行业对 210 的大硅片已 逐步达成共识。根据我们预测,未来 3-5 年存量市场有 1 万多台单晶长晶 炉需要淘汰,增量市场则看光伏行业长期空间的市场规模,考虑“3060” 碳中
3、和目标,预计未来硅片产能可以达到 400GW,对设备企业而言,未 来 2 年可以看到 200GW 订单容量,对应 250 亿元左右的订单规模。 半导体大硅片亟待国产化,龙头设备厂有望受益下游需求爆发半导体大硅片亟待国产化,龙头设备厂有望受益下游需求爆发 目前国内 12 寸大硅片仅沪硅产业旗下的上海新昇和中环股份具备少 量供应能力且尚处于客户验证期,只能供应低等级的测试片/挡片等,国 产化刻不容缓。晶盛在半导体单晶炉领域已经成长为世界级的设备供应 商,已具备 8 寸线 80%整线以及 12 寸单晶炉、抛光机等 50%以上设备供 应能力,大硅片国产化浪潮下最为受益。 从设备到材料,蓝宝石业务长远看
4、有望再造一个晶盛从设备到材料,蓝宝石业务长远看有望再造一个晶盛 2020 年 9 月,晶盛拟出资 2.55 亿元(总注册资本 5 亿元,持股 51%) ,与蓝思科技(持股 49%)设立合资公司宁夏鑫晶盛电子材料,开 展蓝宝石制造、加工业务,预计 21 年 5 月份设备将进厂。20 年 12 月, 晶盛 700kg 级超大尺寸蓝宝石晶体出炉,有望继续降低蓝宝石的价格。 市场普遍观点是,蓝宝石价格太贵,不会用到手机盖板。但从产业发展 的规律看,只有当成本和价格跌破到某一些临界点后,其大规模的批量 应用才会起来。我们判断,随着价格的持续降低+加工工艺的持续提高, 手机盖板等应用场景有望在 3 年内放
5、量,市场空间有望再造一个晶盛。 SiC 衬底成长潜力广阔,我们判断晶盛未来有望向材料端延伸衬底成长潜力广阔,我们判断晶盛未来有望向材料端延伸 2020 年 9 月晶盛机电外延设备研究所自主研发的 8 英寸单片式硅外 延炉和 6 英寸碳化硅外延炉(4 英寸工艺)通过客户验收。我国第三代半 导体技术才刚刚起步,SiC 材料处于下游客户验证阶段,市场空间仍待打 开,但未来增长潜力较大。由于 SiC 衬底制造工艺难度较大、成本高, 衬底生长的 know how 多掌握在设备端+工艺调试端(设备不算难但是工 艺非常难) ,且目前国内 6 寸片尚不成熟。故短期看,晶盛 SiC 业务的盈 利模式尚未确定,我
6、们判断晶盛在 SiC 业务的盈利模式未来很有可能除 设备外,还向材料端延伸。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暂没有考虑蓝宝石、SiC 业务对公司的盈利的增 厚,仅考虑了光伏业务的业绩兑现,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 年净利润 分别为 8.6/13.3(前预测值 11.7,上调 14%)/18.1(前预测值 15.8,上 调 15%)亿,对应 PE 为 63/41/3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光伏下游扩产进度低于预期,半导体业务进展不及预期,蓝 宝石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股价走势股价走势 市场数据市场数据 收盘价(元) 42.40 一年最低/最高价 17.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