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股票代码:601818 股票简称:光大银行 公告编号:临2023-026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第年第一一季度报告季度报告 一、重要提示一、重要提示(一)本行董事会、监事会以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二)本行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以书面传签方式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3 年第一季度报告。会议应参与表决董事 14 名,实际参与表决董事 14 名。(三)本行董事长王江、行长王志恒及财务会计部总经理孙新红保证本季度报告中
2、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四)本报告中的财务报告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且未经审计。(五)本报告除特别说明外,金额币种为人民币。(六)本报告中“本行”指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本集团”指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二、基本情况二、基本情况 (一)本行简介 股票简称 A 股:光大银行 股票代码 A 股:601818 H 股:中国光大银行 H 股:6818 证券上市交易所 A 股:上海证券交易所 H 股:香港联合交易所 本行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2 联系人 董事会秘书 张旭阳 证券事务代
3、表 曾闻学 投资者专线 86-10-63636388 客服及投诉电话 95595 传真 86-10-63636713 电子信箱 IR 本行成立于 1992 年 8 月,是经国务院批复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本行于 2010 年 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 601818)、2013 年 12 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 6818)。(二)本行战略执行情况 报告期内,本行以提升客户价值作为战略基础,将践行责任金融和推进数字化经营作为发展主线,加快数字化转型,锚定对公综合融资规模(FPA)、零售资产管理规模(AUM)和同业金融交易额(GMV
4、)三大北极星指标,拓展重点业务领域,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光大力量”。一是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守金融本源,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重大决策部署,持续增强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支持,积极落实单列重点领域信贷计划、差异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和强化平衡计分卡考核等激励约束机制,信贷总量比上年末增长3.96%。通过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植根实体经济,全行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实现净利润124.54亿元,同比增长5.23%。二是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强化财富管理特色。公司金融业务持续加快“商行+投行+资管+交易
5、”一体化转型,推出以全融资品种服务客户全生命周期的 FPA 产品工具箱,加快推动综合经营、结构优化、价值深化。零售金融业务积极深化“双曲线”经营发展新模式,深耕“第一曲线”,发挥支行网点和专职客户经理队伍优势,提升线下产能;拓展“第二曲线”,推动业务模式集约化、场景化、平台化建设,3 强化公私联动,加快服务转型升级。金融市场业务强化客户生态建设,加快开发“同业机构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同业代销、代客、做市、撮合等数字化渠道,拓展同业客户生态圈,提升资产适配能力,推进多方共赢。三是完善风险治理体系,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坚持稳健审慎的风险管理策略,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增强各类风险应对能力。建立投向
6、、行业、区域、产品、组合为一体的“1+4”信贷和投资政策体系,深化行业研究管理,形成“共享赋能”的行业研究体系,强化对产业周期、经济周期的有效把握和前瞻预警。加强客户集中度管理,做好大额授信客户穿透式风险监测与强制应对,加大不良资产处置清收力度,优化落实不良资产认责和违规问责体系。推进阳光预警模型工厂项目建设,升级风险预警体系,助力提升风险管理效能。四是持续推进科技赋能,加快数字化转型。积极促进业务与科技深度融合,推进新一期科技战略规划落地实施。全力打造阳光普惠2.0 数字服务品牌,推动交银“易”2.0 产品服务体系升级,持续拓展云缴费项目接入和平台服务输出,将金融服务融入更多生产生活场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