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掘金智能座舱“新视界” HUD全产业链深度解析 2 0. 0. 核心结论:关于核心结论:关于HUDHUD,本文解答了三个问题,本文解答了三个问题 1. HUD是什么? 2. 拐点出现了吗? 3. 产业链机会几何? 三大技术壁垒 三条技术路线 HUD普及的必要性 AR-HUD的必然趋势 认知+成本两端突破 自主主机厂入局,爆发拐点已至 格局颠覆,自主HUD突击 全供应链厂商梳理 nMtMpPmRvMoPtMpOsPnQtNbR8QbRpNnNtRoOjMnMmOjMtRyR6MqRnNMYsOnNwMnRtR 3 0. 0.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我们预计,未来两年HUD是智能座舱产品中渗透率提升最
2、快的子领域。本文主要针对 HUD行业分析了三个问题:HUD是什么?拐点出现了吗?产业链机会几何? HUD,即汽车抬头显示仪,可以把重要的信息,映射在风挡玻璃上,使驾驶员不必低头 就可以看清重要汽车信息。整体结构主要包括主控PCB板,LED光源,投影显示以及反射 镜,其实质是一个光学器件。HUD的技术壁垒主要存在于:PGU、自由曲面反射镜、挡 风玻璃。 HUD当前仍属小众,但其全面推广具备必然性。主要装配HUD对于终端使用者来讲存在 三大必要性:行车安全性、交互便捷性、行车智能性,三大需求端的必要性必然推动 HUD的全面普及。2019年新上市车型中搭载HUD的数量为325款,渗透率为6.4%,拐
3、 点初现,最直接的原因是中低端自主品牌的入局,更重要的是HUD多年用户习惯培育下 市场认知度提升、产业链成熟规模效应提升充分降本。因此,2020年以来,以红旗、吉 利、蔚来为代表的自主品牌积极装配,尤其三季度哈弗H6入局引爆装配需求,我们预计 未来3-5年国内HUD渗透率有望自6.4%提升至40%。 2020年往后,HUD配套格局或受自主品牌装配率提升颠覆,将打破现有总体市场配套格 局,配套需求有望充分对接到华阳为代表的国产供应商,短期内市占率颠覆性改变。推 荐产业链核心标的华阳集团,福耀玻璃。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1. HUD本质为光学器件,技术壁垒集中三方面 2. HUD普及三大必要性,AR
4、-HUD为最终形态 3. 压制普及率两大因素消除,前装爆发拐点已至 4. 全产业链投资机会梳理,自主厂商迎机遇 4 5 1.1 HUD:1.1 HUD:实质是一个光学器件,核心部件为影像源实质是一个光学器件,核心部件为影像源 HUD,即汽车抬头显示仪,可以把重要的信息,映射在风挡玻璃上,使驾驶员不必低头 就可以看清重要汽车信息。 HUD整体结构主要包括主控PCB板,LED光源,投影显示以及反射镜,其实质是一个光 学器件。HUD最核心部件为投影单元(PGU),用于投影成像,约占其总价值量的五成。 HUD的技术壁垒主要存在于:PGU、自由曲面反射镜、挡风玻璃。 图1:HUD的构成本质是一个光学器件
5、 资料来源:汽车抬头显示HUD的拆解,申万宏源研究 图2:HUD当前三种主流投影成像技术 资料来源:2019年汽车HUD产业链报告,申万宏源研究 6 1.2 HUD1.2 HUD:投影单元的技术壁垒及路线选择:投影单元的技术壁垒及路线选择 投影单元(PGU)是HUD的核心壁垒,其技术路线的选择也是决定未来产业发展路线的核 心,具体可分为:TFT-LCD、DLP和MEMS激光投影三种技术。 针对此,主要结论为:1)当前TFT-LCD为最成熟的主流方案;2)AR-HUD趋势下DLP优势 凸显;3)激光投影可挖掘潜力大但当前仍存在明显缺陷。 AR-HUD趋势下DLP优势凸显当前TFT-LCD为主流方
6、案 TFT-LCD为当前最主流方案, 源于其技术成熟、成本较低、 显示效果基本满足现阶段需求, 因此被大量运用于W-HUD产品 端,普及率高。 该方案当前主要也存在缺点, 包括投影距离较近,成像距离2 米左右,没有完全满足人眼视 力远点5m外的需求;散热存在 问题,同时无法承受较高温度 等等。 激光投影可挖掘潜力大 激光投影方案采用,激光源扫 描式投影,结构简单,光学引 擎大幅度简化。 激光投影优越性明显,但是存 在较为明显的缺陷:需要有机 玻璃做光学分散,成本较高; 达不到车规级85要求, 因此如果在成本端和温度端实 现技术突破,未来可挖掘潜力 非常有前景。 真正安全且不会疲劳的HUD 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