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中国社会信任调查报告 2016中国社会信任调查报告 高学德 摘要: 社会信任作为社会心态的重要内容, 不仅对于个体的健康和 幸福有重要的意义, 也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和团结整合的晴 雨表。 本研究运用全国较大规模的样本数据从社会信任状况 和社会信任的来源两个方面对当前中国的社会信任进行考察, 结果显示: () 就社会信任的总体状况而言, 以熟人关系为 代表的关系信任是当代中国社会信任的主要模式, 还未建立 起基于职业群体和陌生人的社会信任模式; () 就社会信任 的具体特点来看, 当代中国的社会信任表现出一定的群体差 异, 并且随着信任对象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 就 社会信任的
2、来源来看, 安全感和公平感与社会信任有非常密 切的关系, 而居住流动对社会信任的影响较弱。 关键词: 职业群体信任 一般信任 居住流动 安全感 公平感 一问题的提出 生活在当今中国的很多人都已经感受到了当下的信任危机, 这种信任危 机弥散在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 存在于不同人群、 阶层和行业之间。 信任问 本报告是与北京美兰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本文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社 会心理建设: 社会治理的心理学路径” (项目批准号 ) 资助。 高学德,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博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态蓝皮书 题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成为社会科学领域最集中的研究课题之一
3、。 在很长一 段时间里, 信任像空气一样被当作理所当然的存在, 没有成为学者们注意的 焦点, 特别是在 世纪 年代以前, 信任在社会科学中一直以沉默的面目 出现 (, )。 然而, 信任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 喻的。 如果完全没有信任的话, 一个人甚至会在早晨卧床不起, 他将会深受 一种模糊的恐惧感折磨, 为平息这种恐惧而苦恼, 他甚至不能够形成确切的 不信任 (卢曼, )。 离开了人们之间的一般性信任, 社会自身将变成一 盘沙, 因为几乎很少有什么关系能够建立在对他人确定的认知上, 而当人与 人之间没有任何信任时, 人们将会陷入 “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 传统中国社会是基于血缘
4、、 地缘和业缘关系而建立起来的熟人社会, 长 期以来人口的不流动强化了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 每个人几乎都 生活在全知性的环境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信任的建立主要靠天然形成的 关系网络来约束, 一个人的人品、 道德、 名声等嵌套在各种关系网络中进而 对人的行为施加影响和约束。 但最近三十多年来,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市 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分工的分化使得大量人口急剧频繁流动, 原有的熟 人信任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基于陌生人和职业群体的社会信任的建立成 为当前中国社会中信任重建的核心。 社会信任作为社会心态的重要内容, 不 仅对于个体的健康和幸福有重要的意义, 也是一个社会健康
5、发展和团结整合 的晴雨表。 因此, 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信任的基本状况, 对于 准确把握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心态总体状况, 并在此基础上培育理性、 平和、 健康的社会心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考察当代中国民众社会信任 (包括群 体信任和一般信任) 的总体状况和基本样态, 在此基础上了解社会信任状 2016中国社会信任调查报告 况的具体特点; 二是进一步深入探讨中国社会信任的来源, 即可能有哪些因 素影响了民众的社会信任水平, 本次调查主要从安全感、 居住流动和公平感 三个方面分析社会信任的来源。 (二)数据来源和调查对象 本次社会心态
6、调查 ( )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 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编制, 于 年 月 日到 月 日, 通过凯迪公 司研发的问卷调研 “问卷宝”, 向在线样本库的全国用户 (共约 万 人, 覆盖全国 个地级城市) 推送问卷, 再依靠用户分享问卷的方式来进 行滚雪球式发放。 问卷收回后, 课题组利用测谎题、 答题完成情况等对问卷 进行筛选。 调查最初共收回全部作答问卷 份, 经筛选后最终得到有效成 人问卷 份, 问卷有效率为 。 其中, 男性 人, 占 ; 女 性 人, 占 。 年龄范围是 岁, 平均年龄为 岁。 (三) 调查工具 1 社会信任问卷 问卷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群体信任的调查, 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