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挥科技潜力, 提升项目绩效 2016年全球建筑行业调查 毕马威中国 科技助力 建筑行业 建立优势 2017 毕马威企业咨询 (中国) 有限公司 中国外商独资企业, 是与瑞士实体 毕马威国际合作组织 ( “毕马威国际” ) 相关 联的独立成员所网络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毕马威的 名称和标识均属于 毕马威国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序言 当今, 工程与建筑项目的规模、 愿景和复杂度发展地令人无比惊叹。 1 建筑行业的生产力: 为行业蓬勃发展构建框架 (英文版), 英国特许建造学会, 2016年 业界不断拓宽视野, 创造高峰。 建筑物越建越高,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搜寻日益深入, 桥梁越筑越
2、长, 技术的变 化日益加速相关技术随着项目的结束而基本过时。 建筑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而在进一步改善社会 状况、 应对人为和自然灾害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技发展建筑机构利用科技提升设计、 规划和施工水平。 有效利用科技成果能够 帮助长期苦于无法提升效率的行业重现生机。 1 然而, 尽管建筑行业大量投资科技创新, 仍然无法从先进的 数据分析、 无人机、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中明显获益。 尽管企业在提升治理、 风险管理、 项目控制和人员水平上加大投入, 但良好的工程、 施工和项目管理流程的基 本原则保持不变。 2017年的建筑行业调查 (第10期) 将继
3、续探讨如何改进项目交付, 并从科技角度出发, 分析 哪些企业在引领科技潮流, 哪些企业已落后于形势变化, 以及各企业应如何充分利用科技潜力。 我们针对当前的一系列事宜, 首次对项目业主和工程建设企业同时进行调查, 以了解两者观点是保持一致 还是存在明显分歧。 我们亦访问了两位拥有丰富大型全球项目经验的行业先锋高管人员, 他们就科技在提升项目绩效方面的作 用和局限性提出独到的见解。 科技的使用无远弗届, 亦无可避免地带来颠覆性的变化, 变化速度在未来几年内甚至可能呈指数级增长。 项 目业主和工程建设企业也担负起下一代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责, 尽快掌握并善用科技的强大潜力, 便能为企 业和社会带来更大
4、贡献。 最后, 我们希望借此感谢所有受访者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这次全球建筑行业年度调查, 并提供宝贵的意见 和建议。 2017 毕马威企业咨询 (中国) 有限公司 中国外商独资企业, 是与瑞士实体 毕马威国际合作组织 ( “毕马威国际” ) 相关 联的独立成员所网络中的成员。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毕马威的 名称和标识均属于 毕马威国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设计规划建筑营运 科技在项目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设备/材料连接和追踪 移动科技、平台和报告 机器人与自动化科技 项目信息加密 综合实时数据和分析 建筑信息建模 3D打印 无人机监控和模拟技术 基本项目工程生命周期 调查概要 我们如何编制调查问卷
5、的问题: 此次定量调查研究的问题由毕马威工程和建筑专业人员组 成的全球督导小组设计, 他们具有丰富的大型项目经验。 参与人士: 218位高级管理人员: 其中119 位来自大型项目业主, 99位 来自各类工程和建筑企业 参与的机构包括私营 (上市) 公司和政府机构 受访企业的营业额由低于10亿美元至超过200亿美元不等 项目业主来自多个行业, 包括能源和自然资源、 科技技术和 医疗护理机构等 调查结果的启示: 建筑行业仍然未能充分利用科技 虽然项目的复杂性和相关风险不断上升, 只有8的受访者可被 归类为拥有 “尖端科技的远见卓识” 。 仅20的以上的受访者表 示他们正对其商业模式做出颠覆式的改变
6、。 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但许多企业未能掌握信息传递的意义 不少企业可能拥有大量先进高端的技术平台和工具, 但大多数 受访者认为他们缺乏资源和技能来提供有用的见解。 近四分之 三的受访者没有使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来进行项目的相关估 算和绩效监控。 企业内部整合的实时项目报告仍是梦想而非现实 大部分受访管理人员指出, 企业发展受制于人工流程和多系统 使用。 只有20的受访企业使用单一、 全面整合的项目管理信息 系统 (PMIS)。 移动科技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虽然移动科技在建筑项目中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是只有不 到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所在企业将移动科技纳入常规使用而 类似比例的受访企业表示并未设置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