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业行业报告报告 | 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 食品饮料食品饮料 证券证券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2020 年年 12 月月 10 日日 投资投资评级评级 行业评级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上次评级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 作者作者 资料来源:贝格数据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1 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周报:白酒淡季 看点不断,啤酒着眼明年布局正当时 2020-11-30 2 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周报:白酒波动 中更好甄别长期价值,非酒板块着眼明 年布局正当时 2020-11-23 3 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周报:白酒冷思 考有助去伪存真,调味品啤酒着力明年 布局 20
2、20-11-15 行业走势图行业走势图 益生菌行业:益生菌行业:多元场景加速培育消费习惯,益生菌走多元场景加速培育消费习惯,益生菌走 向专业化发展向专业化发展 益生菌产业益生菌产业符合健康趋势,产业链结构明晰符合健康趋势,产业链结构明晰 益生菌是“经适量服用后,有益于其宿主健康的活的微生物” ,研究表明益生菌的健 康功能较为优异,符合目前消费的健康化趋势。根据欧睿国际,2019 年世界上益生 菌产业已近达 2225 亿元,依然处于增长趋势,其中我国益生菌行业市场规模预计 2020 年达 781 亿元,增速为 6.5%,我国益生菌市场现处于快速增长期。由于生产益 生菌对技术要求高、前期投入大,下
3、游需求企业很多没有单独的生产能力,使得产 业链清晰的分为上游生产供应商和下游终端消费品制造商。 上游:原料供应寡头垄断,国外厂商占据大量份额上游:原料供应寡头垄断,国外厂商占据大量份额 益生菌产业链上游可分为国际益生菌专利申请、益生菌原料销售、益生菌产品技术 解决方案提供三类。目前,国际益生菌专利申请基本由美国、日本、俄罗斯等传统 研发强国垄断,国内进口原材料市场上,国外企业垄断也十分严重。国外厂商美国 杜邦(50%)与丹麦科汉森(35%)为国内益生菌原料占比最大的两家公司,这两家 国外公司就占到国内整体原料市场的 85%左右,其余厂商约 15%。益生菌原材料市 场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内厂商相对
4、较少,年产能及产值在千万规模以上的公司主要 有北京科拓恒通、江苏微康生物、河北一然生物、上海润盈生物四家。 从国际老牌益生菌供应商龙头来看,综合发展是必然选项,外延式并购是丹尼斯克 扩大规模、丰富产品线、成为一站式食品添加剂供应商的重要推力。同时公司将研 发与营销并重,打造全球益生菌领军者。科拓生物作为国内具备优势的益生菌原料 提供商,对标丹尼斯克。随着国内益生菌公司在技术研发上以及自身产品品牌的打 造上不断成熟,有望持续实现国产替代。 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发展空间广阔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发展空间广阔 近年来我国益生菌产业飞速发展,大量益生菌产品涌现,近 5 年我国益生菌产业以 高于 15%的
5、增速快速发展,从下游需求结构来看,根据中国保健协会数据,78%应用 于乳品工业,乳制品成为益生菌的最佳载体,同时在药品、冲剂(8.6%) ,动物用益 生菌(6.4%) ,保健品(5.5%)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益生菌下游需求的应用场景可益生菌下游需求的应用场景可 分为:乳制品、药品及保健品、动植物用益生菌。分为:乳制品、药品及保健品、动植物用益生菌。 乳制品及其他发酵食品市场空间较大,相关品类规模快速增长:乳制品及其他发酵食品市场空间较大,相关品类规模快速增长:1)伊利酸奶产品种 类丰富、益生菌浓度高,经临床实验证明, “畅轻”双效调节作用表现突出,近期伊 利宣布已成功自主研发出专属益生菌菌种
6、BL-99;2)H&H 国际控股旗下合生元益 生菌冲剂(儿童型)选用高品质菌株,益生菌+益生元组合更有利于益生菌的存活 与繁殖。 保健品市场空间较大,新入参与者助力提高渗透率:保健品市场空间较大,新入参与者助力提高渗透率:1)汤臣倍健通过并购澳洲知名 益生菌企业 LSG,快速强化益生菌模板,双方在产品与业务层面的协同效应有望为 汤臣倍健发掘新的增长机会;2)安记食品于 2018 年与杜邦公司合作推出依臣益生 菌固体饮料,杜邦菌株优势明显,产品使用人群广,看好未来益生菌固体饮料放量; 3)江中集团(医药行业)积极投入益生菌产品研究开发,并取得优异成果,核心大 单品江中牌乳酸菌素片毛利率较高且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