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目 录 一、前言 . 1 二、 国际组织: 持续推动 5G 标准化工作, 降低 5G 部署成本、 加速 5G 应用 . 2 (一)国际电信联盟(ITU) . 2 (二)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 . 3 三、全球各国:5G 应用整体处于起步阶段 . 7 (一)韩国:以文体娱应用为突破口促进 5G 市场发展 . 8 (二)日本:商用较晚但在 5G 专网方面布局较早 . 9 (三)德国:高度重视 5G 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发展 . 10 (四)美国:个人应用进展缓慢且行业应用仍处于测试 验证期 . 11 四、中国:“以建促用”发展模式效果明显,5G 应用处于加 速导入期 . 12 (一) 5
2、G 网络加快部署建设, 为 5G 向垂直行业赋能奠 定坚实基础 . 12 (二) 5G 应用顶层设计持续优化, 为 5G 向垂直行业赋 能指明方向 . 13 (三)地方政府加快 5G 应用实践探索,在 5G+工业互 联网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 14 II (四)运营商加大 2B 侧业务拓展,垂直行业内在需求 驱动 5G 加速应用. 15 五、五大重点领域十大典型 5G 融合应用案例剖析 . 16 (一)5G+智能制造 . 16 1、杭汽轮集团 5G 三维扫描建模检测系统 . 16 2、新安化工 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 . 17 (二)5G+新媒体 . 18 1、70 周年国庆活动直播 . 1
3、8 2、5G 手机拍摄野生生物高清视频 . 20 (三)5G+智慧医疗 . 21 1、黄冈市开展远程 CT 检查 . 21 2、火神山 5G 智慧医疗方案 . 22 (四)5G+智慧教育 . 24 1、苏州星洲学校 5G MR 智慧教学 . 24 2、萌科 VR 教育解决方案 . 25 (五)5G+智慧交通 . 26 1、北京房山 5G 自动驾驶示范区 . 26 2、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升级为 5G 智慧机场 . 27 六、5G 融合应用未来发展展望 . 28 (一)多方发力助推 5G 融合应用发展 . 28 (二)未来 3 年 5G 整体仍处于“导入期” . 29 (三)C 端应用有望迎来爆发式
4、增长 . 30 III (四)B/G 端融合应用发展前景巨大 . 30 (五)加速形成 5G 建设与应用双促进新局面 . 31 附件一:5G 区域融合应用指数排名 . 32 附件二:国家推动 5G 应用发展相关政策梳理. 34 1 一、前言 过去的几十年里,在技术和需求的双轮驱动下,公众移 动通信逐渐从 1G 演进到如今的 5G。 移动通信的应用场景从 满足简单的语音通话, 到如今面向 eMBB (增强型移动宽带) 、 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 、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三大应用场景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万物互联并加速向千行百 业广泛赋能。2019 年 4 月 3 日,韩国三大运营商 S
5、K 电讯、 KT、LG Uplus 宣布开始提供 5G 商用服务,标志着全球正式 进入 5G 商用元年。2019 年 6 月 6 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 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发 放 5G 商用牌照。同年 10 月 31 日,在 2019 年中国国际信息 通信展览会上, 工信部与三大运营商举行 5G 商用启动仪式,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正式公布 5G 套餐,意味着 我国 5G 正式开启商用进程。 在 5G 商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国 5G 网络建设、5G 应 用创新、5G 产业生态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成绩。目前,我 国已开通 5G 基站超过 69 万个, 提前完
6、成 2020 年 5G 基站建 设目标。在“以建促用”的发展理念下,我国高效的 5G 建 设节奏带动着 5G 应用的渗透和普及。个人消费领域,目前 我国 5G 终端连接数超过 1.8 亿,5G 套餐用户超过 2 亿,5G 手机出货量累计超过 1.38 亿部。行业应用领域,诸如 5G+ 智能制造、5G+智能交通、5G+智慧医疗等一系列新应用、 2 新模式、新业态,助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国家和 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 在 5G 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努力下、 在垂直行业用户的协同创新下,我国 5G 应用发展已进入加 速导入的新阶段。 二、国际组织:持续推动 5G 标准化工作,降低 5G 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