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树数据 民企与国企融资现状对比报告 明树数据 民企与国企融资现状对比报告 目目 录录 _Toc38976033 I. 量:规模不在同一量级,分化愈演愈烈 . 2 1、2019 年至今,国企民企公司债发行与净增规模分化加剧 . 2 2、银行信贷对国企的偏好更加严重 . 3 3、疫情防控债的民企、国企及行业分布 . 4 II. 质:同资质不同评级,同评级不同利率 . 5 1、同评级不同利率 . 5 2、同资质不同评级 . 5 3、民企内部,高评级的主体更多是地产企业 . 6 III. 问题与本质 . 7 1、民企融资问题由来已久 . 7 2、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7 3、不破不立:国企的刚兑预
2、期 . 8 明树数据 民企与国企融资现状对比报告 1 1 / 9 9 摘摘 要要 民企与国企融资民企与国企融资规模不在同一量级规模不在同一量级,分化愈演愈烈,分化愈演愈烈 发债方面,2019 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 4 月 21 日,国企与民企分别新发行公司债 31406 亿元与 2368 亿 元,前者是后者的 13 倍多。从净增融资规模来看,国企公司债净增 23353 亿元,且单月净增规模持续正增 长,同期民企的公司债合计净增-1660 亿元,且仅有 3 个月份录得正增长,其余月份均在萎缩。银行授信方 面,国企合计授信额度 175 万亿元,民企合计额度仅 19 万亿元,是前者的
3、1/10。即使在今年 3 月的疫情期 间,国企共发行 402 只合计 3174 亿元疫情防控债,而民企仅获发行 73 只 388 亿元。这让净融资规模本就 在萎缩民企在资金链上更加捉襟见肘。 民企与国企融资民企与国企融资同资质不同评级,同评级不同利率同资质不同评级,同评级不同利率 债券发行人最新主体评级分布显示,AAA 主体在国企中的占比为 38%,而在民企中的占比仅有 27%。 同时,AA-及以下主体在国企中占比仅有 2%,而民企中占比高达 20%,国企的主体评级总体较民企更高, 因此也导致其综合融资成本较民企更低。即使主体评级、发债期限相同,民企的发债利率较国企至少高出 100bps。此外
4、,相似资质的国企与民企发行人的评级也存在扭曲。通过整理 AAA 国企后 10 名与 AA+民企 前 10 名在 2019 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数据可得出,后者的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好于前者,甚至是不在一个量级 上, 但在评级上却差出一个档次, 即部分国企虽然资质比民企更差, 却反而能承担着比这些民企更低的融资 成本。 其实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并非是一个新话题,早在 2014 年,银行信贷就开始对民企收缩。虽然中央不断 出台政策以希望扶持民营企业,但“返费” 、 “以贷转存”和“烂企业背债”等变相给民企增加融资成本的方 式仍层出不穷,也进一步引发民企违约潮。2019 年民企新增违约债券规模是国企的 3 倍,
5、但如此巨大的差 距绝非经营效率所能解释,而更多是来自国企背后的隐性刚兑预期所带来的不对称的融资环境。因此, 国企 的隐性刚兑预期若不被打破,监管机构对各类变相提升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的打压力度若不能进一步渗透与 加强,则仍然难以为民营企业建立公平竞争的融资环境。 明树数据 民企与国企融资现状对比报告 2 2 / 9 9 I. 量:量:规模不在同一量级,分化愈演愈烈规模不在同一量级,分化愈演愈烈 1、2019 年至今年至今,国企民企公司债发行与净增规模分化加剧国企民企公司债发行与净增规模分化加剧 公司债券发行是我国公司对外进行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2019 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 4 月
6、21 日,中央 国企和地方国企合计发行公司债 31406 亿元,而同一期间民企的发债规模仅有 2368 亿元。按月看,国企公 司债发行的高峰在今年 3 月,单月公司债发行规模高达 3952 亿元,主要受国家加大宽松力度推动。与之对 比,民企的单月发债规模无一例外远逊于国企,且今年 3 月的发债规模甚至不及去年同期。 从公司债净增融资走势来看,2019 年至今的国企公司债合计净增规模为 22353 亿元,且单月净增规模 均为正增长,反映国企融资持续扩张。而这期间民企的公司债合计净增-1660 亿元,单月净增规模仅在去年 4 月、今年 2 月与 3 月录得正增长,区间内其余月份均为负增长。换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