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 百强区发展报告百强区发展报告 (2020年)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20年年11月月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 应注明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 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前 言言 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取得瞩目
2、成就。作为国民 经济基本单元和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县域工业也获得了长足发 展。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巩 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两个轮子,全 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2020 年政府工 作报告在“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增强发展新动能”中明确提出 “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 展阶段, “十四五”期间要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明显提高的发展目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国,基础 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新形势下,支持县域加快实现 创新驱
3、动发展,是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对 于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县域工业竞争力评价立足新发展理念,围绕促进工业(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旨在挖掘典型经验示范, 夯实工业基础, 促进质效提升。 与县(市)相对,市辖区作为城市主体的一部分,工业布局、发展方 向、配套产业、管理模式和制约因素都有所不同,更多代表了城市经 济的发展情况。因此,结合市辖区实际,也开展了工业竞争力评价。 工业百强县(市) 、百强区是两类县级行政单位工业发展的典型样本 和先进示范,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 4.5 万亿元和 5.8 万亿元,占全国 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 14.8%和
4、 19.1%,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发展开放性经济,推动形成“双循环” 发展新格局的重要载体。 本文分两篇,第一篇是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发展报告, 展示了工业百强县(市)评价理念及结果,绘制了工业百强县(市) 的发展图谱,梳理了县域工业发展的新机遇,总结了制约县域工业发 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我国工 业百强县(市)主要聚集在东部省份,江苏、浙江数量和排名都较为 领先,不同梯队由东向西逐步扩散。百强县(市)是我国县域工业经 济的稳定器,其经济贡献突出,需求总体平稳,创新驱动加快,区域 战略地位凸显。但也存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5、产业集聚协同程度低、 创新体系建设薄弱、园区管理模式滞后等问题。我国县域工业面临协 同化发展、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城镇化提速、产城融合发展 模式创新加快,双循环构建、工业经济内生发展动力激活,集群式发 展、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加快等机遇。 第二篇是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区发展报告, 展示了工业百强区评 价理念及结果,总结了工业百强区的发展新特点,分析了市辖区工业 发展新蓝图,并提出了对策建议。2020年广东、江苏继续领跑工业百 强区。工业百强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工业质效提高的“主 力军”,引领创新的“活力源”,向融入区域发展大战略,打造“智造重 镇”,推动产业联动发展方向迈出了
6、坚实的步伐。 目目 录录 第一篇第一篇 2020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发展报告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发展报告 . 1 一、我国县域工业竞争力评价. 1 二、2020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图谱. 8 (一)江浙领跑,百强数量排名齐佳 . 8 (二)梯次分布,由东向西逐步扩散 . 10 (三)贡献突出,是全国工业稳定器 . 12 (四)需求较稳,结构优化调整加快 . 14 (五)创新驱动,投入产出并行快进 . 17 (六)融合提速,区域协同发展深化 . 18 三、我国县域工业发展新机遇. 19 (一)协同化发展,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 19 (二)城镇化提速,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创新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