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 年,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 2020继续突出战略导向、定量分析的特 点,基于统计数据和中国农业产业模型(CASM)等前沿研究方法,从农业食 物系统的视角回顾与展望了国内外宏观经济和农业产业走势,梳理了 2019 年与 农业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从全要素生产率、国际贸易和生产成本三个 角度剖析了中国农业产业竞争力,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农业和农民收入的 影响,评估了生猪产能恢复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模拟了草地贪夜蛾对 2020 年中国玉米产业带来的影响,总结了 2019 年谷物、油料、畜产品、水产品 18 种 重要农产品的产业发展特征,展望了相关产业 2020202
2、1 年的发展趋势。 一、2019 年农业产业发展回顾 回顾 2019 年,受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和衰退风险等重大不确定因素的共同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 2020 (简版)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 (简版)2020 2 影响,世界经济增速降至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世界农产品产 量增速放缓。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主要预期目标 较好实现;农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粮食产量连续 5 年站稳 1.3 万亿斤台 阶,棉油糖生产保持稳定,果、菜、茶供应充足,生猪生产止降回升。 谷物种植结构调整继续推进。2019 年,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持续下降; 小麦、玉米
3、种植面积下降,单产及总产增长。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达 到 2.10 亿吨、1.34 亿吨和 2.57 亿吨。三大谷物总消费量达到 6.12 亿吨,较 2018 年增长 0.41%。其中,稻谷消费平稳略增,小麦消费小幅增长,玉米需求 整体放缓。贸易方面,稻米出口 9 年来首次超过进口,小麦、玉米进口呈增长 态势。 大豆振兴计划实现良好开局。大豆生产继续回升,产量达到 1810 万吨,同 比增长 13.5% ;油菜播种面积和产量继续下降,花生产量持续增加。受非洲猪 瘟疫情影响,豆粕饲用消费同比下降 11.47%。大豆、油菜籽进口增加,花生净 出口放缓。其中,大豆进口量达到 8851.1 万吨,
4、同比增加 0.5%。 其他作物产量基本保持稳定,棉花产量下降。马铃薯产量维持在 1 亿吨以 上,出口总量超过 50 万吨;受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棉花单产同比下降 3.1%,总产量下降 3.5%,净进口量达到 179.8 万吨,同比增加 16.2%,美棉进 口比例显著下降,巴西成为中国最大的棉花进口来源国。糖料、蔬菜、水果产量 稳定增长;鲜或冷藏蔬菜出口量同比增长 3.5%,按人民币计价出口额同比增长 24.9% ;鲜、干水果及坚果净进口量由 2018 年的 224 万吨增至 2019 年的 348 万 吨,按人民币计价贸易逆差同比增长 63.4%。 猪肉产量大幅下滑,鸡肉产量增长明显。由于
5、非洲猪瘟疫情延续,2019 年 生猪存栏同比下降 27.50%,猪肉产量 4255 万吨,同比下降 21.26%,但从下半 年开始生猪存栏量开始环比上升;牛肉产量同比增长 3.56%,牛源供求依然趋 紧,犊牛价格不断上升;肉羊养殖积极性高,生产规模持续扩大;肉鸡生产大 幅增长,白羽和黄羽肉鸡鸡肉总产量同比增长 11.40%,产能居历史高位;鸡蛋 产能提升明显,产量同比增长 5.78%,蛋价及淘汰鸡价格高位盘整;奶业生产 结构逐步优化,奶类产量保持增长;水产品产量基本稳定,7 大重点流域禁渔期 实现全覆盖,国内捕捞量下降明显,全国水产品养捕比达到 7822。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 (
6、简版)2020 3 二、农业产业竞争力 根据国情分品种制订农业产业竞争力目标,从更广义的视角看待中国农业产 业竞争力。按照传统观点,一个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具备比较优势可以被认为具备 竞争力。按照这个观点,2018 年中国谷物、油料作物和畜产品(不含禽类产品) 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小于 0.8,即不具备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园艺作物和禽 类产品具备出口比较优势。但是部分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公益性、社会 性,不能仅以显示性比较优势等经济学指标来评判竞争力。 守住“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战略底线是中国谷物产业最根本的 竞争力目标。谷物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