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金融开放 新机遇 中国金融开放 新机遇 麦肯锡中国区金融研究中心 2020 年10月 中国金融开放新机遇1 摘要 第一章 新一轮金融对外开放: 广度与深度空前 第二章 中国金融体系结构性变革: 孕育新的业务机遇和增长逻辑 第三章 外资金融机构核心关注点: 如何赢得市场份额并获得可持续的成功 第四章 对外开放对中国金融体系转型升级具 有重大价值: 推动高质量发展 结语 5 2 17 29 39 47 中国金融开放新机遇2 2 过去二十多年间,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 从业务规模和成长性来看, 在全球市场中表 现均十分亮眼。2001年加入WTO之后, 中国 金融市场迎来了首轮开放, 第一轮开放
2、主 要以全资法人银行、 保险及非银金融机构 非控股合资为主线。 有了前一轮开放的市场 积淀, 最新一轮开放引起了国内外金融界的 热切关注, “进一步开放” 成为中国金融市 场的高频词汇。 对外开放一般分为两类, 第 一类是金融服务业的开放, 包括金融牌照 和业务准入的开放; 第二类是金融资本项目 的开放。 本文将重点讨论金融牌照和业务 准入的对外开放。 自2018年央行行长易纲于博鳌亚洲论坛宣 布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起, 新一轮对外开 放措施加速释放。 这一轮的金融对外开放 不仅是持续完成中国对WTO的承诺, 更是中 国推动自身金融体系结构性改革的主动选 择, 将有望支持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及
3、 金融体系自身的转型升级。 在规模和增长 之外, 中国金融行业的结构性变化也已然成 为吸引外国投资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供 给侧改革、 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 支持实体 经济、 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金融业的关键 议题, 主要金融行业均开启了 力度空前的结 构性改革, 资管新规、IPO注册制改革等一 系列代表性监管举措正逐步落地。 外资机构 也在密切关注这些结构性变化所蕴含的新 机会, 以及如何在这些结构性变化中赢得市 场份额。 在以改革促开放的思路指引下 , 新 一轮开放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行业的深 化改革, 促进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回顾历史, 展
4、望未来, 我们对中国金融业新 一轮对外开放有以下四大洞察 (图1) : 1. 与2001年加入WTO后的开放相比, 此轮 始于2018年的金融对外开放, 无论在金 融牌照开放广度、 业务资质开放深度、 还 是开放速度上都超过了上一轮。 2. 全球已就中国金融市场的地位与增长前 景达成共识, 中国金融行业的结构性变 化已经成为吸引全球领先金融机构的关 键因素。 3. 如何在中国市场获得持久稳定的成功, 是 外资在新一轮金融开放中关注的重点。 4. 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对中国金融体 系顶层设计、 行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机构化 能力建设均具有重大价值, 未来可期。 中国金融开放新机遇3 图1 麦肯锡对
5、中国金融业开放的四大洞察 资料来源:麦肯锡分析 新一轮对外开放广度扩大、深度加深、 速度加快 金融行业结构性变革孕育重大业务 机遇,引起外资广泛关注 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市场的核心关 注层次正在转变 对外开放对中国金融市场与金融机 构具有重大价值 广度扩大: 中国当前共有涵盖银行、证券、保险、 支付、信评等30余种大类金融牌照 此轮开放不仅涵盖了银行、保险、证 券、资管、信托等各类主要金融业务 牌照,还涉及金融基础设施牌照,如 支付、托管、评级等 深度加深:大部分主流金融牌照都允许 外资独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更 加灵活,可经营的业务资质更加丰富 速度加快:外资牌照及业务资质申请批 复时间缩
6、短,在某些领域(如银行理财 子公司)主动加速推动外资的进入 从全球来看,中国各金融行业的市场规 模均十分可观并保持良好成长性,外资 对中国金融行业在全球的市场地位及未 来增长潜能已达成广泛共识 外资更看重与本轮开放同步推动的金融 体系结构性变革,比如资管新规、资本 市场注册制改革等 全球领先金融机构非常关注中国在金融 科技业务模式上的创新和突破,希望通 过在金融科技应用领域的合作和探索, 获取新的能力,复制到全球市场 上一轮开放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 绩整体表现欠佳,本轮他们更为关注 如何与本土领先机构差异化竞争,赢 得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的成功 新一轮开放力度空前,但中国市场今 非昔比,外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