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 3 寄寄 语语 刘永龙1 2015 年 11 月,在首届海洋公益论坛前夕,合一绿学院 、仁渡海洋、智渔三家联合完成了中国民间海洋环保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2015),于是,顺理成章地在论坛上发布了报告。 从此, 海洋环保行业发展研究与海洋公益论坛形成了海洋公益行业建设的一个组合拳,报告发布也成为了海洋公益论坛的一个常规议程。在 2017 年第二届海洋公益论坛上,发布了合一绿学院和仁渡海洋联合完成的 中国民间海洋环保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2017) 。 2019 年的中国海洋环保公益行业发展研究,更进一步,与第三届海洋公益论坛融为一体,都以“共同识别问题,达成行动共识和促进协作”“共同识别问
2、题,达成行动共识和促进协作”为愿景和目标,对海洋环保公益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已有的行动、存在的空白、未来的方向展开探讨和思考,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访谈了 23 家机构,面向从业者和关注者做了问卷调查,尝试在群策群力的基础上,勾画出海洋环保公益行业发展的历程和未来图景。 研究报告的初稿将在论坛开幕式发布并供参会者作为会议讨论的素材。 论坛之后, 报告将充分吸收论坛中的讨论成果做出修订后正式发布,期望为海洋公益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支持。 虽多方努力筹措资金, 这次研究依然没有得到任何专项的支持, 这一点本身就充分展示了海洋公益行业发展的相对窘迫。 而筹措资金的行动, 也消耗了仁渡海洋和合一绿学院有限
3、的紧张的人力资源和时间,致使“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在论坛开幕前夕才匆匆完成了报告初稿。 期望 2021 年更顺利! 1 刘永龙,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历届海洋公益论坛的发起人之一。 4 目 录 前 言. 5 一、中国海洋公益行业整体性发展现状 . 6 二、海洋环保公益行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 8 三、海洋环保公益行业发展研究的问卷分析 . 14 四、海洋环保公益行业发展研究的访谈分析 . 45 五、关于海洋环保公益行业的法律与政策梳理 . 55 六、结语 . 60 附录 1:中国海洋公益行业发展研究的访谈提纲 . 62 附录 2:中国海洋公益行业发展研究的问卷调查 . 63 附录 3
4、:访员心得 . 76 5 前前 言言 焦欣慧2 中国的海洋环保公益行业方兴未艾, 但是由于发展初期行业信息缺乏, 各行动主体难以有效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将供给与需求相结合。公益创业者在陆续入场,需要准确界定自己的创业方向; 公益资助者也在寻找合适的资助对象, 并想引导创业者有效回应社会需求。从而,对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需求做出研究和分析,为创业者和资助者提供决策的参考,就成为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需求。 本研究厘清行业的发展现状, 在和现存社会问题的对比中找到供给与需求间的缺口, 剖析行业发展的不足, 明确今后工作的方向, 并为未来三年海洋公益行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供创业者和资助者
5、以及政府管理者等不同主体参考。 在后续的研究中, 我们还将每两年更新数据,持续跟进行业发展情况。 研究的展开离不开概念的明晰, 中国海洋公益行业的概念涉及到参与主体与业务范围的界定。本研究关注一线直接回应问题的机构,按照生态位、功能判断,而不以注册形式进行判断。在社会组织中,排除学生社团(因其不稳定),包含已经开展工作的国际机构,机构清单将参考中国海洋环保组织名录(2018)确定。海洋公益行业生存的外部环境研究涉及到政府、商业、学术、媒体、普通公众等诸多主体,但只作为间接考察对象,不纳入主要调查范围。其所涉及机构的业务范围应为专门从事海洋环保活动和涉及海洋环保业务的机构。 我国对海洋的开发利用
6、起步较晚,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出台不多。2012 年以后,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我国海洋环保法律体系进入逐步完善和不断深化阶段,使得我国海洋环境立法理念由“污染防治”向“海洋生态保护”转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指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但是 仍然存在针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的立法不足,执法和配套制度不够完善, 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没有制度化等问题。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制度一度存在管理体系割裂, 部门权力分散的问题, 跨部门协同机制的建设和国务院机构改革在水平方向集中了部门之间海洋环保管理工作,在垂直方向进行力量整合。 加强对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 同时也需要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