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1,国产半导体材料进入导入期,产业转移带来广阔空间,2,3,目 录,CONTENTS,国产替代势在必行,新材料行业进入战略发展期,新型显示材料进入快速成长期,技术升级驱动需求增长,政策引导环保升级,尾气催化、可降解塑料迎来风口,4,1.1,新材料是新兴产业的基础,国产替代是行业成长主旋律,新材料,新能源,生物 产业,新能源 汽车,节能 环保,新一代信 息技术,高端装 备制造,新材料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及先导。新材料是指新发现或通过人工新合成而产生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性能的材料,或者 对传统材料使用新技术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以后形成的比原有材料性能更优异、具有可
2、替换潜力的新型材料。新材料具 有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新工艺和新技术关系密切、更新换代快、品种式样变化多等特点。新材料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 产业之一,也是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 略新兴产业都需要新材料的配套支撑。 图1:新材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资料来源:网易、搜狐,1.1,新材料是新兴产业的基础,国产替代是行业成长主旋律,我国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国产替代势在必行。在国家政策和下游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中国 新材料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从2011年的0.
3、8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5万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4.1%,我们预计到2021年有望突破7万亿元。然而,在一些关键材料上,国内的产业化规模、产品 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 中国仍为空白,52%依旧依赖进口。新材料国产化需求迫切,中国制造2025将新材料列为重点领域并大力推动突破发展, 2016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等多个重磅政策。我们 认为,国产替代是目前以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新材料行业的成长主旋律。 图2:2011-2019年中国新材料产业
4、市场规模快速增长,0.8,1.1,1.3,1.6,2.1,2.7,3.1,3.9,4.5,0%,10%,20%,30%,40%,2 1 0,3,5 4,2011,2017,20122013201420152016 中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万亿元),20182019 同比增长率,数据来源:新材料在线,1.1,新材料是新兴产业的基础,国产替代是行业成长主旋律,资料来源:各政府部门网站,表1:近年来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新材料产业发展,1.2,新材料分析框架:遵循产品生命周期,把握核心驱动要素,资料来源:,生命周期理论贯穿新材料企业成长历程。纵观国内新材料企业的发展,基本都遵循了生命周期理论描述的成长过程
5、,一般包 括导入期、调整期、成长期和成熟期。新材料产业发展表现为国产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我们以国产化率为指标,划分新材料 细分行业所处产业阶段。导入期阶段,某项新材料技术取得突破,产品进入客户验证测试,该阶段企业估值极高,市场以主 题投资为主;当市场推广尚未打开,产品较长时间处于盈亏平衡点以下,企业估值可能由于市场关注度降低而迎来调整;随 着产品性能提升和市场渠道开拓,国产新材料跨过产业化的鸿沟,本土企业进入快速扩张期,估值和业绩匹配上涨;当新材 料产品的国产化率达到一定水平,国产替代的红利逐渐消失,行业竞争加剧或导致龙头份额提升,企业估值会通过业绩增长 消化。 表2:新材料企业在不同产业阶段的
6、特征,1.2,新材料分析框架:遵循产品生命周期,把握核心驱动要素,三大驱动要素决定新材料行业的成长空间,下游需求决定成长速度。新材料处于产业链的中上游环节,细分产品众多,且下 游应用领域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各细分子行业的技术成熟度和所处产业阶段各不相同。面对纷繁的新材料市场,我 们要把握空间和斜率两大维度,精选细分领域。空间方面,产业转移、技术升级、政策推动作为新材料三大驱动力,决定了 新材料的空间上限,而具体细分子行业的核心驱动要素又受其行业属性或产业化阶段而不同。斜率方面,下游需求了决定了 细分行业成长速度,一旦下游需求爆发,新材料企业往往会实现“从1到N”的快速增长。当前阶段,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