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目录1、 光伏行业投资的“矛盾点”技术、补贴41.1、 技术迭代、补贴变化引导光伏投资周期41.2、 平价时代渐进,HJT 有望引领技术变革91.3、 HJT 更高效、工艺简化、稳定性更强112、 非晶硅镀膜和 TCO 膜沉积是 HJT 工艺关键环节162.1、 HJT 电池四大重点工艺设备介绍162.2、 制绒、清洗设备RCA/O3172.3、 非晶硅膜沉积设备PECVD192.4、 TCO 薄膜沉积PVD/RPD212.5、 电极金属化丝网印刷/电镀铜243、 HJT 投资收益较佳,国产化、规模化推动降本283.1、 相较于 PERC,HJT 具有约 6%的
2、发电增益283.2、 HJT 未来 5 年设备降本或 45%、材料降本或 30%303.3、 HJT 设备、产品均具 50%增速高成长市场特点334、 投资建议:设备及产品类公司受益于技术迭代344.1、 设备类公司:重视国产化和规模化两个过程344.2、 产品类公司:受益于 HJT 市占率提升和产品降本385、 附录415.1、 国际 HJT 设备类公司一览415.2、 国际 HJT 产品类公司一览431、光伏行业投资的“矛盾点”技术、补贴1.1、技术迭代、补贴变化引导光伏投资周期光伏产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截至 2018 年底,国内硅料、 硅片、电池片及组件产量/产能市场占全球
3、份额分别为 74.0%、93.1%、73.7%、 72.8%(数据来源 CPIA,其中电池片为产能占比,其余为产量占比)。“531 政策”以来,光伏行业迎来发展阵痛,装机增速下滑,产业链价格剧烈下跌。 在面对 2020 年底实现平价的上网目标,各家企业在提效和降本方面持续努 力。回顾历史,我们结合资本市场特点及光伏板块行情走势,我们可以将光 伏产业分为:技术变革带来的大周期和补贴变化所致的供需错配小周期。(一)提效与降本是技术周期产业生存的决定性因素。(1)单晶趋势已确立无疑:单晶与多晶之争由来已久,这一竞争在近期随 着多晶光伏产品价格的大幅下降、企业亏损逐渐进入尾声。长期以来,尤其 是光伏行
4、业兴起之时,多晶凭借扩产快、成本低、对硅料要求低的优势,市 场占有率优势明显;但后来随着单晶技术的完善使得该产业链成本具有更强 的竞争力:金刚线切割技术引领单晶硅片产业革命:金刚线单晶线耗低、 时间快、出片量提升,这不仅使单晶硅片长晶环节摊销成本降低、未来也有 助于薄片化;拉棒环节则由 Cz 逐步向 RCz 过渡,经过多次装料拉晶与高 拉速,提升了单炉投料量和拉晶效率,进而降低成本。图 1:光伏大周期技术推动产业进步:多晶单晶之争复盘3000%2500%2000%1500%1000%500%0%2005-2015年“拥硅为王、多晶主导”时代扩产快、成本低、对硅料要求低2015年后开始进入单晶时
5、代 以金刚线、PERC技术为标志硅料:2018年产能转西部降本,高品质硅国产化拉棒:2015年CZ转RCZ,2018年CCZ初步产业化,2019年CCZ大规模生产 切片:2015年砂浆转金刚线,2018年细线化,2019年细线化、薄片化电池:2015年单晶电池、单晶PERC兴起,2018年双面PERC、SE量产,2019年TOPCon初步量产,2020年HJT兴起组件:2018年双玻、半片、叠瓦、MBB技术;2019年双玻、叠瓦量产-500% 资料来源:Wind,隆基股份协鑫新能源注:图中为隆基股份和协鑫新能源相对其上市之日起(隆基股份为 2012.4.11,协鑫新能源为 2009.1.2)涨
6、跌幅数据(2)高效电池技术尤其是 PERC 的兴起掀起提效革命:在目前所有高效的 电池片技术中,PERC 是投资成本最低、产线兼容率最高、效率提升最明显 的技术之一。PERC 是在常规电池背面采用活性钝化层取代铝背场,PERC 电池大面积、可量产效率持续攀升;同时,单晶 PERC 电池新建产线产品效率普遍达到 22.5%;2017 年 PERC 更是成为“领跑者”的主力军,两者相 得益彰;随后在基本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PERC 可实现双面发电,2018 年亦成为行业热点;而后钝化技术(如 TopCon)的使用也进一步提升了效 率。图 2:单、多晶 PERC 电池的效率最高记录图 3:5 年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