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正文目录一、卫星互联网产业概览5(一)卫星互联网概况5(二)卫星互联网发展沿革6(三)技术成本推动第二次卫星互联网建设浪潮7(四)卫星互联网战略意义及应用前景81、轨道及频段资源稀缺,全球战略布局意义重大82、我国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93、相对优势明确,核心应用场景广泛9(五)典型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情况101、“铱星”计划102、“Starlink”计划103、“OneWeb”计划11二、卫星互联网市场概况12(一)受益于卫星互联网建设浪潮,上游制造业快速增长12(二)低轨小卫星成为爆发点,美中将成为最大市场15(三)政策不断加码,我国卫星互联网市场广阔
2、17三、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梳理19(一)产业链全面发展,上游产业链稀缺性凸显191、卫星制造212、卫星发射223、地面设备234、卫星运营及服务23(二)产业链重点企业梳理24图表目录图 1:卫星互联网的特点5图 2:典型卫星轨道示意图6图 3:低轨卫星互联网演进阶段7图 4:典型商业低轨卫星通信星座规划情况(第一期)8图 5:2029 年全球近地轨道卫星布局及占比9图 6:铱星项目发展历程10图 7:2018 年全球航天产业市场概况12图 8:历年全球航天产业市场增长情况13图 9:2018 年全球卫星产业四个细分领域市场情况14图 10:历年全球航天产业市场增长情况15图 11:2008-
3、2018 年全球商业静止轨道通信卫星采购量(单位:颗)15图 12:近年来全球各重量等级卫星发射情况16图 13:未来十年全球小卫星发射规模预测17图 14:卫星及其应用产业链结构20图 15:商业航天各产业链环节公司分布情况20图 16:商业航天各产业链环节公司分布比例21图 17:卫星制造产业全景图22图 18:卫星发射产业全景图22图 19:地面设备产业全景图23图 20:卫星运营及服务产业全景图24图 21:卫星产业链代表性企业一览24表 1:卫星轨道细分分类5表 2:三大低轨通信卫星系统的指标7表 3:典型商业低轨卫星通信星座基本技术参数8表 4:低轨卫星通信核心应用场景9表 5:星
4、链项目建设成本测算11表 6:OneWeb 项目一期建设成本测算11表 7:2018 年全球航天产业收入构成对比情况(单位:亿美元)14表 8:FAA 对卫星重量的划分16表 9:我国商业航天相关政策17表 10:我中国已公开的星座计划(不完全统计)18表 11:我国低轨卫星网市场空间测算19表 12: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梳理24一、卫星互联网产业概览(一)卫星互联网概况2020 年 4 月 20 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召开 4 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首次就“新基建” 概念和内涵做出正式的解释。卫星互联网首次被列为“新基建”范畴中的信息基础设施。卫星互联网是卫星通信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是信息网络构建从
5、平面到立体的重要拓 展。通过发射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辐射全球,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能力的 大卫星系统,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 网络,具有广覆盖、低延时、宽带化、低成本等特点。图 1:卫星互联网的特点资料来源:CNKI,按照轨道高度,卫星主要分为低轨、中轨、高轨三类,其中低轨卫星由于传输时延小、 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应用场景丰富、整体制造成本低,非常适合卫星互联网业务的 发展。表 1:卫星轨道细分分类卫星轨道类型轨道高度卫星用途LEO 低地球轨道300-2000 千米对地观测、测地、通信等MEO 中地球轨道2000-35786 千米导航SSP
6、太阳同步轨道高度小于 6000 千米观测等GEO 地球静止轨道35786 千米通信、导航、气象观测等IGSO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35786 千米导航资料来源:CNKI,图 2:典型卫星轨道示意图资料来源:CNKI,相比与高轨卫星具有低时延、易于实现全球覆盖的特点。国际上,围绕低轨星座互联网 掀起新一代太空经济热潮。在需求和市场的牵引下,卫星互联网星座逐渐走向泛在,规 模越来越大、应用越来越广,各类运营公司层出不穷,天地网络融合发展。在科学技术 创新驱动下,卫星互联网星座容量快速增长、速率显著。(二)卫星互联网发展沿革卫星互联网的发展初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80 年代,在早期发展阶段中,卫星互联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