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G 行业虚拟专网行业虚拟专网网络网络质量评估质量评估方法方法 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技术与标准研究所 2024 年年 12 月月 目 录 第一章 5G 行业虚拟专网发展现状.1 第二章 5G 典型应用场景及网络质量指标要求.2 2.1 远程控制.3 2.2 视频传输.4 2.3 AI 质检.6 2.4 数采数传.7 2.5 5G 定位.8 第三章 5G 行业虚拟专网网络质量评估方法.9 3.1 5G 行业虚拟专网网络质量评估方法.11 3.2 业务需求评估.12 3.2.1 业务画像建模.12 3.2.2 业
2、务诊断建模.13 3.3 网络质量能力评估.15 3.3.1 5G 行业虚拟专网总域评估.17 3.3.2 5G 行业虚拟专网分域评估.19 第四章 5G 行业虚拟专网评估典型案例.33 4.1 案例一.33 4.2 案例二.37 第五章 总结.39 1 第一章第一章 5G 行业虚拟专网发展现状行业虚拟专网发展现状 5G行业虚拟专网是指基于5G公网频段向行业用户提供的能满足其业务及安全需求的高质量专用虚拟网络,是为行业用户提供差异化、可部分自主运营等网络服务的核心载体。当前,5G行业虚拟专网已成为行业部署5G网络的共识,并形成“公网共用”、“公网专用”、“定制专用”三大类典型部署模式:(1)公
3、网共用模式:行业共享运营商的 5G 公共网络,通过网络切片技术、差异化保障的 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技术等,为行业提供网络质量定制化、与其他公众用户业务逻辑隔离的通道服务。(2)公网专用模式:运营商将 5G 核心网用户面网元下沉至行业企业内,行业企业通过核心网用户面设备独享、控制面共享的方式实现本地流量卸载及数据不出园区,通过网络切片等技术实现业务逻辑隔离。(3)定制专用模式:运营商将 5G 核心网用户面网元和部分控制面网元下沉至企业内,通过核心网用户面及控制面设备独享等方式为行业建立数据不出园区的专用数据传输通道,通过按需建设专享基站的方式实现无线网业务隔离
4、。我国 5G 行业虚拟专网已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截至2024 年 8 月底,我国 5G 行业虚拟专网总数已超过 4.5 万个,2 总体建设数量实现跨越式增长,覆盖工业、港口、能源、医疗等多个领域,为行业提供高速、可靠、安全的网络设施。随着 5G 行业虚拟专网逐步承载行业的核心业务,企业对网络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在网络规划建设前期,网络质量能否满足业务 SLA(Service-Level 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指标需求成为关键,目前多采用面向消费者的质量评估方式来规划网络,网络建设投资大、效果差。第二,在网络运营及扩容期,企业对于 5G 行业虚拟专网网络质量不可视,业务
5、承载效果不可知,无法掌握网络运行现状及冗余度;对当前业务进行扩容或者新增其他业务时,缺乏 5G 行业虚拟专网当前能力及升级方向评估。针对以上难点,5G 行业虚拟专网高质量发展是支撑行业企业加大 5G 应用接入、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需构建 5G 行业虚拟专网评估体系和标准,持续提升 5G 行业虚拟专网的业务承载能力。第二章第二章 5G 典型典型应用场景应用场景及网络质量指标要求及网络质量指标要求 5G 应 用 场 景 逐 步 覆 盖 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增强移动宽带)、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
6、ommunications,超高可靠与低时延通信)和 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三大类,针对上下行网络速率、时延、可靠性、连接数3 量、定位精度等一系列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形成了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根据我国 5G 行业虚拟专网项目实际应用情况,结合传输数据流属性、业务功能要求等维度,本章系统梳理了 5G 典型应用场景,将典型业务场景归纳总结为五大类,分别为远程控制、视频传输、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质检、数传数采、5G 定位。通过五大类典型业务场景的网络指标需求的组合建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