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证 券 研 究 报 告固态产业化提速,开启新技术变革周期固态电池专题报告证券分析师:朱栋 A0230522050001研究支持:曾子栋 A02301230700042024.12.06证券研究报告2投资要点投资要点固态电池兼具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双重优势,行业内加速布局固态锂电技术路线。液态电池中外力穿刺和过充容易导致内部短路,电解液反应升温造成后续隔膜、负极、正极和电解质分解燃烧,而固态电池没有液态电解质,减少了电解质燃烧的可能性。同时主流产品磷酸铁锂、三元电池能量密度分别小于200Wh/kg、300Wh/kg,均已接近能量密度上限,而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兼容可以抑制晶枝生长,大
2、幅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目前多家电池厂和车企公布固态电池相关进展以及装车时间,随着政策端对固态电池研发同样进行大量支持,行业正将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终局技术进行加速布局。全固态电池产业化面临诸多挑战,但量产进程正加速推进。全固态电池面临材料、界面接触和生产制造等多领域挑战,其中硫化物固态电池需要克服空气稳定性差、界面稳定性差和制造成本高等问题,氧化物固态电池需要解决材料易脆性、电导率低和特殊工艺问题、聚合物固态电池面临化学和热稳定性差和低机械强度的挑战。全球层面包括中国、美国、日韩和欧洲均在积极推动固态电池研发及产业化,政府、车企、电芯企业和材料厂商正形成发展合力。从主要企业公布的固态电池进展来
3、看,宁德时代规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国轩高科发布首款金石固态电池,计划2027年小批量上车,2030年实现量产;中创新航发布“无界”固态电池,计划2027年实现装车。根据BNEF彭博新能源预计,行业全固态电池预计到2026年会开始GWh级的量产。我们认为2026-2027年全固态电池有望量产,并有望率先在消费电子、无人机及eVolt等领域应用,2028-2030年全固态电池成本显著下降后进入大批量应用阶段。投资分析意见:产业化初期,关注固态电池材料及电芯厂商。建议关注:电芯公司-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珠海冠宇、豪鹏科技及国轩高科;超高镍正极公司-厦钨新能、中伟股份、当升科技、格林
4、美及容百科技;硅基负极环节-璞泰来、杉杉股份、中科电气及信德新材。风险提示:1)固态电池研发进展不及预期;2)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固态电池降本风险;3)下游需求应用固态电池不及预期。rWtYhYnWNAwVpOaQdN6MnPqQsQsOjMqRpNlOpNmQ7NrQqPuOtRnMNZmRtQ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固态电池产业化热潮滚滚而来2.量产进程有望加速落地3.固态电解质&工艺成为产业竞争焦点4.投资分析意见5.风险提示证券研究报告2024年11月21日,本田首次公开自研全固态电池面向量产化的示范生产线。主要将用于全固态电池量产工艺的技术验证,同时还将确定电芯的基本规格。该示范生产线
5、将于2025年1月启用24年11月19日,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全球首条GWh级固态电池生产线正式落户芜湖,标志着新型固态电池进入量产阶段,一期规划建设5GWh,其中本次落地的生产线设计年产能高达1.25GWh。24年11月7日,太蓝新能源联合长安汽车发布“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首次实现“去掉隔膜”,开启行业新篇章。无隔膜半固态电池计划于2026年进行装车验证,2027年实现批量生产。24年8月,鹏辉能源发布第一代固态电池,能量密度280Wh/kg,自研电解质湿法涂布工艺,使得该电池较常规锂电成本预计仅高出15%左右,2026年有望全面量产。固态电池:新产品新技术竞相发布,产业化热潮来临固态电池
6、:新产品新技术竞相发布,产业化热潮来临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申万宏源研究4证券研究报告5固态电池兼具安全性高和能量密度高的双重优势固态电池兼具安全性高和能量密度高的双重优势固态电池有望提升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安全性:液态电池中外力穿刺和过充容易导致内部短路,电解液反应升温造成后续隔膜、负极、正极和电解质分解燃烧,而固态电池没有液态电解质,减少了电解质燃烧的可能性。能量密度:主流产品磷酸铁锂、三元电池能量密度分别小于200Wh/kg、300Wh/kg,均已接近能量密度上限,而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兼容可以抑制晶枝生长,大幅提升电池能量密度。资料来源:Solid State Battery